看著葉青天最後離去的神情,淑貴妃心中咯噔一下,宮中長盛不衰之人,哪有真正愚笨的。何時明白何時糊塗,心中自有一杆秤,只是這桿秤是高是低,全憑主人心思。
淑貴妃換了一副嘴臉:“明月郡主哈,本宮也不知你對這位婢女如此重視,這不宮中待久了,看到婢女有些~額有一丟丟逾矩,總歸是……額,你懂得。這不都是為了郡主好麼,一場誤會一場誤會,皇上您可別動怒了,沒得氣壞了身子。”
閔皇眼睛微眯,先前龍之威嚴稍稍收了一些,淑貴妃的母家是戍邊大將軍烏拉峻拔,舅舅是大堰城禁軍侍衛首領,都指揮使葉青天。淑貴妃盛寵不衰因她美貌不可方物,只是這宮中美人沒有上千也有上百,怎生偏偏是她拔得頭籌得皇上寵愛,更多原因還是母家強勢,哪怕是閔皇也是有所倚仗。
閔皇看著念小嬌有些委屈的臉,再念及昨日真顏,動容不已,也只有元橙,方能生出如斯標誌靈氣的女兒啊。晾他內心再是如何偏頗,也是不能顯山露水,後宮小打小鬧倒也罷了,若寒了老臣子的心,引得朝堂不穩,那就得不償失了。
“即是誤會,今日便都散了吧,小嬌,你帶著這小丫頭早些回去歇歇。小祥子,還不快宣太醫到月亮宮!”
念小嬌也知今日再鬧下去怕是討不著什麼好,眼下還是趕緊給青梔療傷最為緊要,至於其他,來日方長。她順著皇上的話道:“謝皇帝伯伯,小嬌這便帶青梔回月亮宮,靜候太醫了。”
待念小嬌也已然離去,淑貴妃嬌滴滴地看著閔皇:“皇上,青寧宮今日熬了上好的天山雪蓮羹,待您忙完政務晚上過去喝一碗?”
閔皇衝其擺擺手,大搖大擺地朝著鳳祥宮外走去。
淑貴妃在身後呼喚道:“皇上您這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嘛。”
“好,哈哈哈哈!”閔皇腳步未歇,大笑回答,一身明黃龍袍在皇后娘娘和淑貴妃的注視下消失在鳳祥大門。
在皇后宮中淑貴妃便是如斯不顧臉面的搶人,這事端莊賢淑的皇后娘娘做不出來,卻不影響她妒火升騰,內心極為不快,面上還要端著裝得大度,笑得溫婉:“淑貴妃也退下吧,今日起早了,本宮乏了。”
第二日,念小嬌還在床上夢會莊周戲耍蝴蝶,便聽到耶堤在大院中與其他小丫頭的喋喋私語。
“聽說了嗎,昨夜皇上宿於青寧宮,半夜醒來之時,聽說撞見鬼了,給嚇得不輕,未及天亮便逃回了自己的的華壽殿。”
“昨夜聽到一聲慘叫,響徹整個皇宮,那淒厲之聲,難不成是皇上?”
“清晨青寧宮的丫鬟出來採泡茶水的晨露,我特地打聽了一下,聽說不是遇著鬼了,你們頭湊過來點,是……”
言至此處,聲音便低了下去,不多時,眾人瞭然異口同聲地言道:“哦~~~”
半夢半醒的念小嬌聽至此處,不覺嘴角上揚扯出一個笑顏。
一連幾日宮中流言蜚語,不時可見三三兩兩的僕從湊在一起低聲嘀咕,各種版本的小故事傳入念小嬌耳中,念小嬌聽罷只是當做笑談,然後叮囑月亮宮中當值的婢女侍衛,探聽訊息可以,萬萬不可去外說道,沒得被有心人聽到。落得個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下來的後果,那就不美好了。
在宮中緊張的氛圍中,沒幾日又變了風向,開始張燈結綵搭戲臺了,閔皇華誕,宮中準備大肆慶賀一番,閔皇說了,內容不重要,場面要華麗排場要夠大,方能彰顯泱泱大國之雄厚實力。
照著閔皇的要求,宮中的燈籠自入宮朝天門一直掛到了平日上朝的華彰殿,三步一小燈五步一大燈,足足掛了八千一百盞;戲臺搭在了九天台,筵席準備了九葷九素九酒釀……
一切只因國子鑑的張天師說九是個好數字啊,九九歸一九九重陽,祥瑞長壽之寓意。
華誕壽辰在一派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展開。朝中文武百官誥命夫人皆領旨入宮,參加這五年來宮中最熱鬧的盛筵。
筵席伊始是在九天台看戲,臺上的戲演的如火如荼熱鬧非凡,正好將整個場子變得活絡起來,三兩成群的聯絡感情交流見聞也變得簡單起來,戲的聲音夠大一人之隔也許就聽不甚清晰了。如此環境最是好說八卦了,文武百官的夫人們怎麼能錯過良機?
“今日怎生不見淑貴妃?她不是最好此等熱鬧場面嗎,每每小聚會大聚會,總要打扮的花枝招展豔壓群芳。”
“嗐,你沒聽說嗎,淑貴妃出疹子啦,整個頭腫得如豬頭那般,滲人的很。”
“我家夫君說,皇上可能都嚇得不能人事了。最近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皇上便是那隨時爆發的火山,一不小心便遭殃了。聖上心情極度不佳啊!”
……
念小嬌懶洋洋地坐上扶椅上,身旁的青梔殷勤地遞著小几上的零食,瓜子、果乾、肉乾一應俱全。看戲的同時再聽聽周圍人商討八卦,好不愜意。果真三個女人一臺戲,諸多女人戲夠足啊,比戲臺上的戲本子都夠精彩。而她這個始作俑者,還可閒庭信步。
戲裡戲外人,局中局外事。
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