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和太子朱慈烺離開了詹事府,前往了京西,檢視第二批洗煤廠的修築情況。
為了儘快修築好洗煤廠,工業派展現了難以想象的動員能力,一種讓太子朱慈烺感到震撼的動員能力。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來到京西的第二批洗煤廠修築地點,由於是第一天施工,只要幾隊工人在開挖地基,先把蒸汽廠房的地基挖出來。
時間緊迫,洗煤廠的水泥圍牆暫時不修築了,先用一圈木樁子對付過去就可以了。
基建署的工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人數增加了不少,已經突破了三千人。
人數看似很多,但是第二批洗煤廠同樣是分為十家一起開工,每家洗煤廠只有三百人。
這三百人還要分配到地基、坑道、水池等等地方進行開挖,還要負責運送各種基建材料,速度已經很快了,卻還達不到朱舜的要求。
每多拖上一天,就有可能多凍死幾百甚至上千大明子民,修築的速度必須還要加快。
朱舜沒來及給太子朱慈烺打招呼,直接騎著遼東大馬前往了工業之城,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在工業之城的水泥大道上‘噠噠’的響起。
來到工人會館,朱舜連水都沒來得及喝,回頭給身邊的轎伕下了一道指令:“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把工人協會的所有工廠喊來。”
“你們也不用等他們坐上轎子或者馬車了,只要是不在工業之城裡面的工廠主,一律用遼東大馬馱過來。”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朱舜招納殘疾軍士的好處了,一般的家丁會騎馬就不錯了,這些從遼東退下來的軍士雖然殘疾了,但是駕馭馬匹的能力依舊是十分的高超。
不僅自己可以輕鬆的騎快馬,馱上一個人都沒問題,畢竟他們當年都是用來馱俘虜的。
拼命掙扎的俘虜都沒問題,何況是一群死死抓住殘疾軍士的工廠主。
前前後後只用了一炷香時間,就把所有的工廠主聚集在了工人協會,不過其中有一部分被遼東大馬馱過來的工廠主,臉色很難看。
在戰馬上顛簸的極其難受,下馬的那一刻,跑到下水道旁邊吐了好一陣,臉色勉強好看了一些。
一炷香一刻過後。
朱舜站在工人協會的戲臺上,注視坐在下方的工廠主們,平靜的臉容罕見的露出了嚴肅表情:“不瞞各位說,當前的形勢很嚴峻。”
“東林黨抬高柴薪價錢那件事,想必各位這段時間都聽說了,形勢嚴峻,本侯也不去多解釋了。”
“只有一個要求,徵用各位工廠裡的工人前往京西,本侯將在那裡修築一大批工業化洗煤廠。”
朱舜說完這句話,工廠主們就連答應都顧不上,直接站了起來趕往各自的蒸汽工廠。
形式有多嚴峻,工廠主們比誰都清楚,他們本來想在今年冬天延續宋老太爺留下的傳統,在順天府各地施粥都沒買到需要的柴薪。
工業化三個字意味著什麼,工廠主們十分的清楚,對於老百姓的憂慮也消失不見了。
等到這批工業化洗煤廠開始運轉,東林黨只有哭的份了,那些花費高價收攏在手裡的柴薪,全部都會賠的一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