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鼎蛟給他的書籍裡總結出了步炮協同戰術,震驚了整個天下。
曹變蛟同樣也總結出來屬於自己的新式戰士,一個依仗著交通線的戰術,這個戰術在未來同樣會震動整個天下。
只不過他的這個戰術,現在更加適合尋找闖賊放置糧草的老巢,這個老巢的尋找在洪承疇這位督師眼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孫傳庭尋找起來同樣也有難度,不過對於曹變蛟來說,卻容易多了,
不管闖王高迎祥藏的再怎麼蔭庇,要想隱藏足夠二十萬大軍吃喝的糧食,還有一萬多匹戰馬的草料。
首先要滿足的一點就是運輸。
有運輸,就有交通線。
只要對這些交通線抽絲剝繭,挨個勘察,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這個老巢。
洪承疇手裡有再多的塘騎,撒出去也只會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找。
不像曹變蛟這樣有規劃的尋找,這個大軍功怕是要拱手讓人了,讓給陸軍講武堂的學子們。
就在孫傳庭等人收拾殘局的時候,京城也引來了一場大風波。
勝券在握的闖王高迎祥派遣一名使者,前往了京城,這名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秘密前往了十幾家會館鋪堂,拜訪了京城內的一些掌櫃。
這些掌櫃幕後的東家,無一例外都是東林黨權貴,其中有一半是西北籍的東林黨權貴。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得到東林黨的支援,讓朝廷同意闖王在西北給大明當個看門犬。
東林黨官員很快就聚集在了一起,儘快商議出一個章程,到底是支援,還是不聞不問。
至於反對,沒有一個東林黨官員會說,一來拿人手短,二來平白無故得罪了一股已經成氣候的大勢力,初入官場的愣頭青也不會去做,何況是他們。
某個隱蔽的會館內。
東林黨官員坐在黃花梨官帽椅上,靜靜喝茶,闖賊使者笑而不語的看著這些朝廷命官,心底感慨良多。
大明朝廷裡有這麼多的‘好官’,大明的滅亡已經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定局。
闖賊使者看了一眼西洋自鳴鐘,時候不早了,眼看就要吃晚飯了,沒有心情繼續在這裡耗下去了:“各位應該知道,我家東主雖然名義上不是西北王,實際上已經是西北王了。”
“明廷封不封賞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只是我家東主看在同是漢人的份上,需要一致對外的抗擊建奴,就想著休兵和戰,給你們一個喘息的時間。”
東林黨官員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他們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的原因,根本不在於誰封王,只關心自身的利益。
闖王所到之處經常抄了官僚鄉紳的家,把糧食金銀分給那些下賤的老百姓,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戴。
真要是同意了高迎祥封王,豈不是把整個西北的官僚鄉紳給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