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講武堂在勳貴們的‘支援’下,一名名臉色慘白的庶出前往了陸軍講武堂,這座大明未來的軍官搖籃算是步上了正軌。
朱舜暫時放下了對於陸軍講武堂的微觀調控,改成宏觀把控,離開西山前往了大明軍火公司。
保證後裝線膛炮氣密性的炮閂還是沒有發明出來,不過趙鬥米卻有了另一個方向的改進,同樣可以讓滿清和闖賊吃個大虧。
增加紅夷大炮的使用壽命。
鑄鐵炮的使用壽命大概在550發左右,銅製滑膛炮雖然比鑄鐵炮沉重,但是使用壽命卻要長很多大概在900發左右。
滿清和闖賊腦子了沒有使用壽命的概念,不過交戰這麼多年了,基本上能夠估算出大明的紅夷大炮能夠轟擊幾天。
先透過收買一些軍頭麾下的將官瞭解是什麼火炮,根據火炮的質地判斷出天數,只要超過這個天數,就是滿清和闖賊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戰機。
如果把鑄鐵炮的使用壽命提高到900發,甚至是1000發以上,等到滿清和闖賊撤下來炮灰調遣精銳開始大規模進攻了。
面對的卻是遍地開花的火炮轟擊,滿清和闖賊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鑄炮車間的地面經過了硬化,鋪上了一層厚實的混凝土,空曠的車間頂部安裝了一套齒輪帶動傳動杆的傳動系統。
由蒸汽機提供動力,帶動鑄炮車間頂部的行吊,吊起泥模,運走製造完成的沉重大炮。
鑄炮車間內還有一座熔鐵爐,伸出車間外面的煙囪,冒著滾滾的黑煙。
鑄炮車間為了散熱,四周的牆面上留了一面面大窗,正向外冒著白氣。
朱舜沿著一條水泥路走進鑄炮車間,在較冷的深秋裡,撲面而來了一陣熱浪,呼吸的空氣帶著一股子鐵汁味道的灼熱氣息。
已經是深秋了,裡面的鑄炮工人全部都是穿著對襟單衣,穿的這麼單薄,腦門上還都是汗水。
鑄炮匠在大明屬於嚴密把控的匠人,大明軍火公司的鑄炮匠不多,但是當朱舜走進鑄炮廠瞧見幾座鑄炮車間的鑄炮工人大增。
朱舜看向了身穿一襲長衫站在旁邊的四弟子趙鬥米,詢問道:“鑄炮車間的熟工怎麼比以前多了?難道是從佛山招募的鑄炮匠。”
四聚之一的佛山,最為暢銷的大宗貨物是銅器,孕育出了很多代代相傳的手藝精湛鑄銅匠,朝廷在這裡設立了炮廠。
但朝廷對於兩廣的統治力明顯不如河南、浙江這些巡撫司,早些年在佛山設立的鑄炮廠,基本上都被衙蠹們吃拿卡要的虧空的不成樣子。
沒有辦法,只能交託給一些地方上的大鄉紳鑄造銅炮,出息了不少的私人炮廠。
所以朱舜詢問了一句是不是從兩廣的佛山請來的鑄炮匠,要不然很難找來這麼多的鑄炮匠。
趙鬥米還是那副大大方方不卑不亢的樣子,但在恩師面前卻是謙卑了很多:“這就要感謝那位范家的藥材大掌櫃了,送給了咱們將近九十名手藝精湛的鑄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