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當初在朱舜的舉薦下給曹文詔當個師爺的時候,親眼見識過大明軍火公司的前身王恭局生產的各種新式火器。
比火繩槍先進了兩代的後裝式燧發槍,射程極遠的東風火箭,以及遠端狙殺敵人的300式線膛槍。
有了這些新式火器的相助,孫傳庭就有把握在平川地帶擊敗闖賊的二十萬大軍了。
曹鼎蛟麾下的密雲後衛軍士如今今非昔比了,經過這些時間的操練,全員列裝了鬥米式步槍,另外還下轄一個炮兵團,一個火箭團。
實業家們為了讓邊關有一支銳不可當的驍勇之師,花費大量的銀子從滿桂曹文詔手裡採買了大批俘獲的遼東大馬,送到了密雲後衛。
密雲後衛火器軍的機動性很強,完全可以做到一日長途奔襲上百里,因為是騎乘著遼東大馬,還能保持一定的體力展開戰鬥。
密雲後衛作為抵禦蒙古韃子的重要衛所,一衛一所的六千多軍士也不可能全部帶走,最多帶走一半,也就是三千多人。
不過倒是可以帶走炮兵團和火箭團,這一場形勢嚴峻的大戰,標準化的火炮和火箭才是唱旦角的。
炮兵團的編制裡分為三個營,兩個用於野戰的野戰炮兵營,一個用於攻城的攻城炮兵營,火炮的口徑是不一樣的。
朱舜想了想說道:“攻城炮過於沉重不適合野戰,為了這一次大戰能有更大的把握,最好是把攻城炮換成野戰炮。”
“這樣吧,守在軍火公司倉庫門口的王爺府管家們,這些日子搶了不少各種口徑的火炮,對於他們來說反倒是喜歡威力更大的攻城炮,不需要運輸,都是裝在海戰福船上。”
“先用這些攻城炮換成野戰炮,過段時間姑丈給你換成使用壽命達到一千發的新式火炮。”
使用壽命一千發?
曹鼎蛟愣住了,作為一名在疆場上馳騁了多年的老卒,他很熟悉各種火器的情況,聽到這個訊息不亞於莊稼漢子聽說稻穀可以畝產一千斤。
那是大白天做夢,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姑丈已經說了,那麼這件事就是真的了,性格素來沉穩的曹鼎蛟突然變的急躁起來:“姑丈,何時能給侄兒換上一批,後年?還是大後年?”
火炮的使用壽命能夠達到一千發,在曹鼎蛟的思想觀念裡鑄造起來就一定很難,少說也需要個兩三年的時間。
以大明軍火公司流水線般的生產能力,哪裡需要那麼長時間,朱舜大致估算了一下說道:“最遲明年開春,就能給密雲後衛換上一批新的火炮。”
曹鼎蛟聽到說明年開春就能換上一批,又是楞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炮兵團一共有兩百多門火炮,這麼短的時間就能鑄造好,大明軍火公司出產火炮的能力未免也太過神速了。
反正是給曹鼎蛟自己換,哪有希望遲一些的道理,晃了晃腦袋,趕緊把這個不吉利的念頭甩出腦子。
曹鼎蛟那張沉穩的國字臉,難得的出現了一絲玩味笑意,有了這麼一批使用壽命超過原來一倍的火炮。
好好謀劃一番,必定能讓建奴吃個大虧,一戰轟碎兩千八旗子弟也是有希望的。
在正常的大戰裡,要想斬殺建奴的兩千八旗子弟,明軍最少要死傷一萬多名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