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帶著滿朝君子們從穀場離開,沒過幾天接到了來自西安府的戰報,這封戰報引得朝野震動。
朝廷的剿匪大軍大敗在闖王高迎祥手下,全面龜縮在長安城內,陝西大部分城池落在了闖王高迎祥手裡。
朝堂上又開始吵的不可開交,東林黨人沒有一個謀劃救國良策的,全都開始大罵孫傳庭。
“皇上,臣建議立刻處死昏聵無能的孫傳庭。”
“處死都不足以洩憤,臣建議用凌遲剮了孫傳庭。”
“凌遲?豈不是便宜了孫傳庭,臣建議把他一家老小全部抓起來,只有全部凌遲,才能以儆效尤的威懾那些無能的將官。”
沒有上過戰場,就連戰報都沒看的東林黨人,只知道用嘴皮子大罵孫傳庭,罵到最後都快要誅九族了。
孫傳庭不過是剿匪的眾多將官之一,負責這一次剿匪的總督洪承疇,卻沒有一個東林黨官員去用嘴皮子罵他。
原因無他,總督洪承疇早就派人給東林黨人送去了大筆的銀子,是東林黨的自己人當然不會彈劾總督洪承疇了。
東林黨顛倒黑白的能力也著實讓崇禎開了眼界,洪承疇明明是打了一個大敗仗,到了東林黨人的嘴裡卻比打了勝仗立下的功勞還大。
“皇上,洪總督力挽狂瀾的及時撤進了長安,保住了這座重鎮,於國有大功啊。”
“陳御史所言極是,臣建議給予洪總督官升一級的封賞,用來表彰他的軍功。”
“趙郎中這句話可就說錯了,官升一級未免顯得朝廷沒有泱泱大國的威儀,臣建議給予洪總督封爵。”
崇禎坐在龍椅上看著大殿內的東林黨官員在那談笑風生的討論封賞,差點都要下令讓周遇吉拉來一批東風火箭炸死這些東林黨人。
打了敗仗還要官升一級,甚至還要封爵?
你等怎麼不說給吃了敗仗的洪承疇封個異姓藩王。
崇禎臉色不善的宣佈退朝了,讓傳令太監去把曾經在遼東立下大功的朱舜,以及前任遼東督師孫承宗一起叫到暖閣。
工業之城裡的朱舜得知了剿匪大軍大敗的訊息,意外的同時,也有些理所當然。
大舅哥曹文詔和侄兒曹變蛟就是死在了今年的這場大戰裡,現在兩人都沒去陝西剿匪,而是駐紮在抗擊滿清的最前線。
沒了這兩位明末首屈一指的名將輔佐,洪承疇敗在闖王高迎祥和李自成的手裡倒也不冤。
朱舜來到暖閣一直閉口不言,沒能提出什麼力挽狂瀾的建言,他不在戰場的不瞭解雙方兵力的佈置、士兵計程車氣、糧草的儲備等等情況,不會像東林黨那般張嘴就來。
不過,朱舜給了一條看似普通卻很重要的建言,希望朝廷能夠及時的把糧草輜重送到孫傳庭這些將官的手裡。
大明最後的柱石孫傳庭,就是因為糧草不足,還要在朝廷的催促下倉促出軍死在了李自成的手裡。
崇禎點了點頭,說了一句這事由監軍王鱉永負責,顯然對這個王鱉永很是信任。
朱舜聽到這個名字皺起了眉頭,王鱉永可是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大漢奸,投降了滿清不說,還恬不知恥的去勸山東、河南兩地的勸人投降滿清。
朱舜沒接觸過王鱉永,不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從歷史對他的蓋棺定論來看,不是一個好東西。
這麼一個以滿清奴才自居的狗東西,還掌握了糧草輜重,不由的憂心孫傳庭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