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姬拉著王大富,直奔太子府。
囑咐御膳房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宴。
席間。
丞相周詳、御林軍統領孫瑾、虎無雙都在。
他們頻頻敬酒,與王大富交談。
剛開始時,孫瑾還表現的很熱情。
但是他漸漸的發現王大富好像不是真的願意支援楚姬,便不再熱情了。
酒宴過後。
把王大富送走。
孫瑾說道:“殿下,王大富此人,不可信!”
“為何?他剛才不是說了,要支援我嗎?”
“剛才他言詞空泛,似在敷衍。對丞相提出的治國之策,一臉不屑。足見他的心思根本不在此。臣建議...儘早除去他!”
丞相周詳也拱手說道:“王大富一向支援駙馬魏無忌,時下魏無忌在外,隨時有可能殺回來。如果王大富不願支援殿下,與駙馬裡應外合,郢都危矣。臣也建議設法除去王大富,掌控楚國各地的兵權,這樣才能與魏無忌分庭抗禮。”
楚姬道:“你們說的簡單啊。”
“王大富掌軍多年,威望比魏無忌都高。怎麼能被除去?即使我下令,免去他的職位,收回兵權,他仍能調動各地的軍隊。反之,我們有聖旨、兵符,都不一定管用。”
“這就是我們與他的區別。”
這時孫瑾的眼珠轉了轉,拱手道:“殿下,王大富能調動各地的駐軍,是因為他忠於楚國。如果我們設計,使他造反...。”
“我們不僅能除去王大富,還能收回兵權!”
“讓王大富造反?”楚姬愕然笑道:“這可能嗎?”
“怎麼不可能?”孫瑾深吸了口氣,道:“與其說王大富忠於楚國,不如說他忠於陛下。如果我們派兵包圍內廷,禁止他人進入。王大富定然懷疑,我們有篡位之心。”
“這樣一來,他會逃離郢都,召回各地的駐軍...。”
“邊軍無詔回京,是為大罪!”
“我率領御林軍,擊敗他,再收編他的軍隊,宣讀罪狀,將王大富斬首,大事定矣!到時,殿下繼承大位,獎賞各地駐軍,想必不會有將領反對。”
.........
孫瑾的提議有些冒險。
楚姬擔憂的道:“郢都城內的御林軍,僅六千人,還要守衛糧庫、武庫、皇宮、四城,所剩不足三千,而王大富卻有數萬...。”
“殿下不必擔心。”孫瑾道:“御林軍將士,都是由各地精銳組建的,他們以一當十,非普通軍隊可比。”
“王大富用兵謹慎,少謀寡斷,難成大事。”
“末將率領三千精銳,足可取勝!”
孫瑾看向周詳。
周詳也道:“孫將軍深通兵略,定可以戰勝王大富。殿下,不妨一試?”
事到如今,楚姬已經沒有退路了。
王大富不支援他。
他沒有兵權。
別說現在監國,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是空殼。
一旦魏無忌得到訊息,殺回郢都,與王大富里應外合,他連反擊的能力也沒有。
楚姬非常信任孫瑾,想到孫瑾以前是趙國大將,指揮過很多場戰鬥,除了虎口之役大敗,幾乎都取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