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楚國的關係,一直很好,從未發生過爭鬥。
怎麼會貿然加入戰爭呢?
在我南晉的背後,還有魏國、韓國,他們也無時不想吞併南晉。
試問,若是換了趙國,當如何選擇?”
“哼,狡辯之詞!”趙國丞相老奸巨猾,才不會被這樣的話語影響。
他朝趙德拱手道:“陛下,現今,我國兵力缺乏,糧草不濟,應該休兵養民,以圖後舉。
切不可為爭一時之長短,而勞師擾民。”
“老丞相所言極是...”趙德明顯不喜,但還是接納趙丞相的建議。
這大概就是趙國的現狀吧。
軍政、內政,都由丞相把持。
每調動一兵一卒,都要丞相首肯,才能調動。
趙德雖貴為皇帝,也無法指揮。
甚至,他寫的聖旨,也是需要丞相過目後,才能頒佈。
“哈哈哈...”
李顯忽然笑了起來:“沒想到,趙國竟如此怕楚國!
之前虎口之辱,就自己嚥下了嗎?”
“晉太子,休得以言語相激!”趙丞相立馬出聲反駁,“我趙國自有國策,不會出兵抗楚。
你們遠道而來,請在邯鄲城住下,稍後會有...”
“不必了!”
李顯也看了出來,趙國皇帝根本做不了主。
而趙丞相又是個老頑固。
任他說的天花亂墜,也不頂用。
既然這樣,他還留在趙國做什麼?
李顯很乾脆的道:“此行來邯鄲,就算問候陛下了,我等還有事,謹此告辭。”
“使臣為何如此急切,再怎麼說,也該在邯鄲多留幾日,朕還想盡地主之誼呢。”
趙德還是有些不死心。
他想透過李顯,促使趙丞相,答應出兵。
但是趙德貴為天子,對趙丞相唯唯諾諾,根本不像有權的樣子。
李顯不想在這浪費時間。
下一秒。
他便拱手道:“多謝陛下盛情美意。但是在下確實有事...”
李顯帶著自己的人,慢慢退出大殿。
臨出殿時,他回頭看了眼趙德,又看向趙丞相,接著一聲冷笑。
這一笑,很不尋常。
在趙德看來,李顯是在嘲笑他啊。
身為皇帝,卻沒有決策之權。
他心中有些惱怒,卻並未發作。
李顯很快離去,直奔北慶國。
北慶與趙國一樣,都是在虎口之役中,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