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一個典型的小政府國家,整個國家才七個常設部門,分別由聯邦委員會的七個委員管理。
這個國家政府的“小”,不僅僅體現在部門少,人員少上,還體現在他們的權力小。
除了行政官員,瑞士的官員們大部分是兼職。
即使是瑞士權力最大的瑞士議會,絕大多數議員都是兼職。
那些上午還坐在議會大廳裡面制定國家法律的議員,出來以後,可能是個開垃圾車的垃圾工人,也可能是個農場裡面幹活的苦力。
這個國家是由不想當德國人的德國人,不想當法國人的法國人,不想當義大利人的義大利人組成的。
他們都不想受原政府的剝削,變成了瑞士人,從建國之初,就嚴格限定了政府的權力,任何大的決策,都需要全民投票。
現代瑞士成立以來,這一百三十多年的時間,每年光是全民投票,就平均在十次以上。
就好比後世傳的沸沸揚揚的全民發福利,因為政府的收入逐年增加,瑞士議會就準備給全民發福利。每個瑞士人,每個月可以獲得大約一萬六千人民幣的國民福利。
但是這項提案卻被瑞士人給否決了,並且是百分之七十六的國民反對。
為什麼呢?因為瑞士人看到了歐洲各國的窘境,他們怕每個月發兩千五瑞郎的福利,會養出一幫廢人出來。
想要有錢,就要工作,這是瑞士跟歐洲各國截然不同的觀念。
歐洲各國都在打破每週四十個小時的工作制度,但是瑞士不改。
歐洲各國人民都在要求政府提高失業救助,提高國民福利,瑞士卻要求削減福利開支,只要求增加國民保險比例。
瑞士從來不是一個福利國家,國民也不讓變成一個福利國家。
這個國家最大的福利支出就是國家給每個人買的保險,從每個人一出生,政府就會給他買各種保險,小孩子的保險號,就是身份證。
因為人員少,整個國家才幾百萬人,所以每個人從一出生就有國家登記各種醫療,保險記錄。瑞士又沒有身份證,你拿著瑞士人的護照也冒充不了瑞士人。
總而言之,瑞士奇葩的直接民主政治制度決定了權力屬於人民,任何政策性的決議,都要透過國民投票。
不管你是黨主席,還是議長,只要有超過十萬人簽名彈劾,就沒有理由,必須下臺。
這隻相當於民眾的百分之二基數。
這就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任何官員,都非常注重形象問題,因為只要犯錯,就會被趕下臺,連起復的機會也沒有。
瑞士政府的為人民服務口號,可不僅僅是喊喊而已。
聽到貝格這樣說,約納斯問道:“秘書長閣下,我是否可以認為,政府願意在霍夫曼股權投資公司在汽車產業的佈局上,提供必要的幫助?”
貝格笑了笑說道:“或者可以換一種說法,是基民黨願意為貴公司的擴張,提供必要的幫助。”
約納斯詫異問道:“你不是已經退黨了嗎?”
瑞士主要有四個黨派共同執政,三個大黨派每個黨派有兩個執政席位,另一箇中間黨派有一個執政席位,這七個委員會委員的名額幾十年來沒有變過。
但是瑞士還有一個法規,那就是任何行政官員當選之後,必須退黨,以示自己將公平對待政府工作。
貝格笑了笑,沒有說話,但是約納斯已經明白了過來。
再開明的政府都有黑暗,再廉潔的政府也有腐敗,政治從誕生之初,就沒有乾淨過。
他換了個方向問道:“秘書長閣下,基民黨能為我做些什麼?我又能為基民黨做些什麼?”
貝格這才說道:“我們基民黨雖然是保守黨,但是溫和的執政風格依舊受到了各國的認可。你們想要收購斯柯達,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他們的政府這一關,而我們願意為你掃清障礙。
與此同時,基民黨願意為貴公司在國內以及國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讓貴公司能處於一個相對平等的發展競爭氛圍內。”
“那我能為基民黨做些什麼?”
“成為基民黨的黨員,為黨派提供合法範圍內的經濟支援以及行動支援。”
瑞士捐款有限制,約納斯個人為黨派捐款,不能超過民眾平均收入的三倍,也就是每年最多三五萬瑞郎。
這點錢不算什麼,但是行動支援……
約納斯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秘書長閣下,我的父親,我的叔叔,一直是基民黨的成員,我也很願意繼續為黨派服務。
但是,這件事我必須要慎重考慮,並且徵求家人的同意,才能給你一個答覆。”
貝格笑說:“這是應該的,你如今是我們瑞士最出色的體育明星,你的成功投資經歷也讓你成為全民偶像。我們基民黨非常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來改善我們的黨派形象……”
施瓦奇這個時候說道:“約納斯,請相信我的推薦,基民黨絕對是最適合你的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