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也是葉清玄自己眼界太高,難免想差了,便是系統中任何一本武學,如全真心法,松風劍法一般的低階武學。
若是流入江湖之中,恐怕立時便會被一眾無門無派的散修武者們搶破頭顱。
要知道,在這方世界,武學傳承可是非常珍貴的,特別是在經歷過上古大劫和大漢滅門事件之後。
天下武林,武學傳承不知道斷絕了多少,所以這才造成了武者如此稀少的原因。
便不說上古時代了,光說大漢滅門之前,天下武者,便如過江之鯽一般,多如牛毛。
那時,幾乎是全民練武,任何一個普通百姓,都幾乎有著後天初期的修為。
而低階武者的數量多了,那上層高階武者的數量,自然不用多說,簡直可以用後天不如狗,先天遍地走來形容,武道聖者的數量都是眾多,甚至猶有些,傳說中境界的高手現世。
彼時,恐怕也只有踏入武聖大圓滿階段的武者,才能夠真正笑傲江湖了吧!
然而便是因為那時武者們太過囂張強大,行事狂放無所顧忌,於是惹怒了漢皇,這才調來神武軍,將武林門派一一鎮壓。
在漢皇如此施為之下,天下不知多少武道門派聖者隕落,道統斷絕,武功失傳,而大漢皇朝也因此折損了不少手中最強大的軍隊神武軍,國力有所衰退,這才給了北方草原之上,匈奴外族崛起的機會。
可以說,四百年前的廟堂江湖之戰,不僅僅是影響到了漢晉兩國的武林勢力,也同樣是讓兩國國策紛紛有所改變。
大漢自不必多說,折損了大量神武軍精銳,軍力下降於是匈奴趁機崛起,侵擾大漢邊境,民不聊生。
便是那代漢皇,也是因為此事落得個譭譽參半的名聲。
而至於大晉,由於大量的武林門派遷入,加之大晉本身也沒有諸如神武軍一般天下無敵的軍隊,大晉最強的大軍乃是一隻水師部隊,平日裡用於防範東海之外的賊寇外族,所以只能對這些個武林門派,採取懷柔政策。
所以彼時晉皇一力扶持稷下學宮,試圖以學宮學子滲入武林,而後透過掌控學子們來逐漸分化,掌控這些武林門派。
這晉皇的主意倒是打的不錯,並且在他治下漸進收穫的成效也是不錯,可是在這代晉皇殯天之後,皇位懸而未決,於是大晉皇室便是如此亂了幾十年。
天天上演兄弟相殘,兒子殺老子,老子懷疑兒子的戲碼,於是這些本來已經衰弱不堪的武林門派,便趁機修養聲息。
待到幾十年後,下一代晉皇登基他卻是發現,他無論如何也是沒辦法在繼續貫徹老晉皇的策略了。
於是,這代晉皇只能更是加大力度,扶持稷下學宮用以壓制對抗其他門派。
直到孔極聖人出世,終於稷下學宮擺脫了大晉皇室的控制,成為了一處獨立門派所在。
而大晉皇室,便是這樣悲催了,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即便是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無論是大晉還是大漢境內,真正修煉出內息的武者的數量與平民百姓相比,那都絕對是少數,其根本原因便在於,武道失傳太過嚴重。
所以,系統出品的所謂低階武學,對於那些吃江湖飯的人們的吸引力,絕對是大之又大。
這些事情,葉清玄雖然不全然知曉,但是總歸也在這方世界呆了那麼久,往日裡與司馬長卿和袁風論道,自然也是有所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