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照此時卻是有些糾結,他原本一心向佛,但經歷詩會之後,原本的想法卻是有些改變,不由自主的便回想自家以往的事情。
似展照這般有師承的弟子崇慕佛祖,這在武林之中雖然少有,但卻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畢竟,佛門廣度天下有緣人,而當今天下的第一高手,一燈大師便是佛門高僧大德,乃是天下佛門聖地,少林寺的方丈大師。
武林人士尚武,自然對這天下公認的武林第一人心懷敬仰。再加上一燈大師不僅武學修為高深,兼且也是佛法精深,常常下山廣施慈悲,普渡世人,就連在百姓心中,一燈大師都有著很高的聲望。
所以,有大派弟子崇幕佛祖,那也是在不是什麼稀罕事。
而展照,便是其中一員,原本他對葉清玄半點好感也是欠奉,但方才葉清玄“不計前嫌”對他施以援手在前,與利言大師論道在後。
無論是將進酒亦或者是天問,都乃展照平生僅見的錦繡詩詞,這也讓他對葉清玄的感官有所改便,甚至在心中產生了些許好奇之心。
此時在好奇與感激的複雜情緒的交融之下,展照自然不想在看到葉清玄和利言再鬥下去,於是此時場中,展照卻是最為活躍。
他想透過自己的動作,活躍氣氛,即便不能消弭兩人之間的恩怨,但起碼可以讓他們面子上過得去。
葉清玄和利言見狀,也是樂得如此,他二人心中都明白,此時都是奈何不得對方,不若藉此臺階,就坡下驢,雙方都留上一份情面,也不至於鬧了笑話。
場面之中,隨著展照的活躍,氣氛又緩緩的再次熱烈了起來,但是展照也敏感的發現,那些個名士們對自己愛答不理,心中有數,明白是方才自己的行為將他們得罪了。
但展照也是個灑脫的江湖少俠,眼見自己活躍氣氛的任務已經完成,於是便也不再自討沒趣,回到自己的席間默默飲酒,但心中卻是打定主意,此番事了,必然要回到點蒼派,勤修苦練,什麼佛道相爭,他卻是不再打算參與了。
這蘭亭詩會始於正午,此時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喧鬧,已然是午後時分。
五月的陽光,還不甚毒辣,再兼之這蘭亭山莊之中,錢三豐用心經營,樓臺遍佈,植被茂密。
再加之曲水流觴,坐於陰涼之中的眾人也是不覺得炎熱,不過席間一個個名士此時已然喝的眼花耳熱,甚至有些人已經到了不辨東西的地步。
經過方才一番論道,借貸的事情也是定了下來,利言老和尚也是服了軟,於是心神大暢之下,葉清玄也是和利言喝了兩盞茶水。
葉清玄心中暢快,利言老和尚卻並非如此,即便他為人慈悲大度,但難免還是被葉清玄如此“炫耀”的行為給氣的不輕,於是之後,只能默默誦經唸佛,心中打定主意,在日後定要找回顏面。
正當葉清玄和利言,一個暢快,一個心中鬱悶的時候,那負責詩會之上,謄抄整理絕句名篇的小廝卻是走了上來。
只見他手中拿著一疊已然整理完畢,謄抄整齊的詩集來到了錢三豐的身前,而後恭恭敬敬的將詩集奉給了錢大掌櫃的。
錢三豐接過詩集略微翻了一下,臉現滿意的神色,而後向著葉清玄說到“還請道長品評!”
葉清玄聞言,面露微笑,而後接過詩集隨手翻動之間,便見這詩集之中收錄了絕句名篇不下數十首,都是方才在場名士出題論對之下,每一輪中最為精彩的詩句!
在他的將進酒之前,足足有幾十篇名句,而最後兩篇便是他自己的將進酒與天問。
眼見於此,葉清玄不由的覺得心中可惜,畢竟無論是詩仙絕句還是天問,都是他所能拿出最為經典的詩句,但是此時由於自己的原因,卻不得不屈居末尾,這讓他心中不免有些慚愧。
然而葉清玄心中自有溝壑,這點小事還不至於讓他臉現悲色,翻閱一陣之後,葉清玄便將詩集交於了身旁的袁風。
袁風雖然平日裡愛做錦衣公子打扮,但他實在是對詩詞無甚愛好,裝模作樣一番之後,便繼續將詩詞交給了身旁的利言老和尚。
利言老和尚也是一般,瀏覽一番之後,繼續將詩集下傳。
這也是每次詩會的慣例,也有個名堂喚做“覽集”,葉清玄本是不知,不過在看完之後出於謹慎,將其交於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