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十支都發射失敗,他們就得再跑十來裡才能回到軍營。
一來一回間可得累個半死。
都鬆了口氣,一名鬍子拉碴的漢子甚至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來的汗水,從腰間掏出一根米黃色的棒狀物狠咬了一口。
“老三,你還吃這玩意啊,都吃了一個月了,沒膩?這補給船可就要到了,待會可別吃不下其他的,哈哈、”
同伍士卒見被喚作老三的漢子吃著行軍乾糧出聲調侃道。
老三胡咧了一嘴。
“你們這幫傢伙就是被受過餓,這寶貝還能吃膩嘍?”
沒有在乎同僚們的調侃,老三繼續咬著行軍乾糧。
這東西就是張啟讓遼寧常春兩地生產的應急食品。
屬於高能食品一類。
由澱粉,糖漿,燕麥,肉鬆等物製成。
一根差不多半斤重,用牛皮紙嚴密包裹,一根能保證一名士卒兩天的消耗。
這次新軍行軍,沒帶輜重,沒帶補給,每人就帶了自己的裝具武器以及這種行軍乾糧。
每人二十根,十斤重,平時都是取出一根插在皮帶卡扣中,其他的跟裝具一起收放在背囊中。
而新軍也是第一批試用雙肩背囊的軍隊,這些用麻布製成皮革縫邊的雙肩背囊承載力都在三四十斤作用。
對於行軍確實起到了不小的好處,而且胸腹式的卡扣也能節省不小的力氣。
但新軍主將們透過這一段時間行軍收集的資料發現,在戰鬥時這雙肩背囊又是累贅。
士卒們無法揹著背囊靈活戰鬥,在戰前需要卸下。
如今連派出來釋放訊號彈的這兩伍士卒新軍主將都讓他們卸了背囊後再出發。
有利有弊,但也算得上是一件不錯的裝備。
這是新軍主將們對雙肩背囊的評價。
“來了!”
一名緊盯著海面計程車卒率先發現了補給船大聲提醒道。
兩名士卒點燃早已準備的篝火,然後用一堆打溼了的柴火燻出黑煙。
“大副!撞角偏左四十度,發現黑煙以及十二名士卒!”
瞭望杆上,瞭望手及時告知下方掌舵的大副。
“是自己人嗎?”
“距離太遠無法確認!”
“旗手打出訊號,讓後面的船隻慢點,我們靠過去看看!”
“諾!”
隨著第一艘風帆艦離海岸越來越近,瞭望手也透過望遠鏡看清了岸邊士卒的裝備。
“大副!確認自己人!”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