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對這個名字其實並不陌生,因為軍臣單于死後的下一任匈奴單于不是左賢王於單,而是他。
上次張啟之所以沒有讓人追逐他們,要的就是伊稚斜的野心,如果歷史依舊,那麼幾年後匈奴就會爆發一場內亂,內亂的契機就是軍臣單于病死,而伊稚斜擊殺於單拿下了匈奴單于的位置。
對草原民族來說,坐上那個位置會選擇修養生息嘛?
並不會。
作為一個新上位的領導者,伊稚斜比軍臣單于更加需要以威望折服草原各部。
但是威望從哪裡來?
答案就是寇邊。
伊稚斜的上位表示著歷史來到了重要節點。
衛青。
霍去病。
漢武帝劉徹。
這些人開始譜寫屬於自己波瀾壯闊的那宏偉畫卷。
一漢頂五胡亦從此而流傳。
幾日後。
信鴿蒲扇著翅膀停在了張啟的肩上。
他在新建的碼頭釣魚呢,沒想到信鴿直接找上了他。
身邊的魚餌桶中抓出一小把豆粒餵給了信鴿,他直接取下了鴿腿上的小筒。
看完,張啟笑了笑,將信扔進了水流之中,懶散的伸了個腰,隨後猛然抄起魚竿,一尾碩大的河魚不斷扭動的身子。
“大魚上鉤嘍。”
張啟抄魚的動靜將他肩上的信鴿嚇了一跳,信鴿撲扇了幾下翅膀便飛回了烏桓。
此時的東北水系網中,一艘艘江船正在航行著,這些都是三千學徒的作品,差不多與三桅帆船前後腳的建成的。
江船上滿載著物資,從鮮卑運往了烏桓,船上有糧草湩酪,有水泥礦石,亦有奴隸俘虜。
烏桓城中的虎賁軍可不是完備的,有那麼一支早早的就被張啟派往了東北平原之中,狩獵著那些扶余肅慎的族人。
以往要送他們回來虎賁軍可要廢老大鼻子勁了,不過隨著江船的投入使用,現在運送他們就變得簡單了。
如今張啟的烏桓城裡已經有了數千的扶余人,要想將整個東北平原掃清,還不知道需要多久呢。
看來等到解決左屠耆那邊可能會出現的危機後,也要多投入一些犁地的軍卒了。
一尾大河魚被送進了桶中,張啟又坐回到了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