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高見。”
陸木在輿圖前看了許久,發現張啟所說的是最佳的攻遼路線。
“不過,他們攻得下漢地的城池嗎?”
張啟繼續問,隨後自問自答:“不好說,漢軍雖龜縮一隅,但那些強攻勁弩並非玩笑,若他們真要攻城,那麼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極大的。”
說著,張啟又仔細想著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匈奴人攻城勝利的記載,苦思之下,他還真想到了一些,還真有。
匈奴兩萬兵,殺遼西太守。
但那是幾年後的事情了,而且也是在那一年,衛青徹底展露了頭角。
不過能殺遼西太守,那就代表著匈奴人在攻城上並非一無是處。
也是,被吸納的漢民裡總有匠人的,生產一些攻城器具並不算難。
想了想,張啟讓陸木湊近點,隨後輕聲道:“你去一趟遼東告知張毅,如果他信就讓他屯兵望平與無慮,這兩處是最容易受到匈奴進攻的地方。”
陸木抬眼看了張啟一眼,低聲問道:“君上有意參與?”
張啟笑了笑點了點頭:“難得的練兵機會,能讓我們提前習慣該如何與大軍團作戰。”
陸木拱手:“諾!”
“那要不要從張毅那裡弄些好處?”
“這是自然的,我們總不能白出力氣,至於能弄到什麼好處,那就看伱的了。”
“小老兒明白。”
拱了拱手,陸木便離開了王帳,沒有逗留,帶上三兩隨從便再度趕往遼東。
閉上眼,張啟進入到了騎砍世界當中,在他的吩咐下,三千名已經十五六歲的少年們開始在第一批第二批的那些教師們的指揮下灌裝燃燒瓶。
張啟之所以這麼關注燃燒瓶那是因為這個時代守城的火油還都是普通的動物油脂,雖也能燃燒,但更多的是助燃,從效率上來講沒有這些酒精混合物來的強。
這次也是個機會,可以試試這種燃燒瓶的威力,為今後城防積攢經驗。
考慮到守城,張啟給這些燃燒瓶分成了兩種,一種就是普通的罐裝投擲物,用來隨點隨扔,而另外一種則是用密封的木桶承裝,用來大面積燃燒。
一連十來天騎砍世界的時間,張啟看著他們製備好了四萬斤的兩類燃燒彈,這才叫停了他們。
加上要給鷹擊軍換裝的裝備,湊夠了八萬斤的重量,差不多相當於張啟為每一個鷹擊軍準備了四十斤的武器裝備。
足夠用了,四十斤,刀劍這種基本佔不了幾斤的重量,大頭還是防具。
雖然防具不是萬能的,但是一身好的具裝還是可以讓本該重傷的人變成輕傷,而原本可能會輕傷的,則變成可忽視的擦傷。
古代戰陣,有甲無甲是兩個概念。
物資器具全都準備妥當,而剩下的就是等待匈奴何時抵近遼東了,對於第一次面對大軍團作戰,張啟心裡竟然有些隱隱的期待。
又是十來天,確切的訊息終於傳回了烏桓,握著信件,張啟莞爾一笑,即刻整軍出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