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漢軍士卒們很是興奮,從軍如此之久,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城外野戰勝過匈奴的軍隊。
而且還是五百人衝擊萬人。
此刻張啟在他們的眼裡無異於天神下凡。
而押解俘虜的漢民此刻聽著漢軍的歡呼,心裡早已麻木的神經在這一刻也有了起伏。
望著馬上的那個背影,所有人的心中都產生了大丈夫當如是的念頭。
“哈哈哈,這位將軍真乃神人也,僅此一役,將軍可為遼東第一人!”
遼陽縣丞匆匆從城牆上下來,迎接張啟。
張啟也客氣。
“下馬步行!”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各軍士行動如一,場面令人震撼。
“虎衛!真乃虎衛也!”
人至中年一身儒氣的遼陽縣丞激動的手都在抖。
這個時代,儒生不一定是儒家門人,雖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漢朝的整體思想依舊是開放的。
而且就算是儒家其思想也大有分歧。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公羊學派,而公羊儒武德充沛,更是誕生了王莽這一號人物。
“縣丞客氣,不知某之前與爾說的護送一事.”
下了馬,張啟也走到了遼陽縣丞的身邊,他從襄平而來的時候就與他說過這事。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遼陽縣丞派人護送,那當然是釣了大魚一定要環村遊行才是,這可是難得積攢一地名望的時候,張啟來的目的就是為此。
到時入主遼地,有今日之名望,不說權貴如何,他在百姓心裡的地位一定是高的。
“將軍令,不敢不從也。”
遼陽縣丞十分客氣,臉上堆滿了笑容:“將軍血戰,想必以疲敝,老夫粗備酒水,還望將軍賞臉。”
對於這麼一個絕對會乘風而起的青年俊才,遼陽縣丞也想打好關係。
張啟客氣道謝,但卻明確拒絕:“奉太守令出城迎敵,此刻大勝,當趕緊覆命才是,縣丞客氣,若有機會,啟定會拜訪。”
——
遼東門戶,無慮縣。
萬餘草原人從這離開,無慮縣丞心中除了惱怒更多的還有慶幸,若只有他這一地受損,到時候寇邊一過,遼東太守勢必要推出典型。
但現在好了,賊寇繼續東進,這代表著東邊的縣城也會受損,有人分擔壓力總好過獨自承受。
鐺鐺鐺——
急促的敲擊聲再一次響起,剛回到縣府的縣丞又猛地站起。
“又怎麼了?賊寇不是走了嗎!”
“報!稟報縣丞,賊寇大敗,萬人僅剩千人不到,正在朝遼西逃竄!”
“什麼!”
剛安慰好自己的無慮縣丞心裡咯噔了一下。
不會是真的就自己一地受損吧!!
抱歉晚來了,本來可以早些寫完的,但臨時被通知去加班,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