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以周緋玉旁觀,重現昨夜的經歷。
即地行者素攀到達現場後,楊詩袖的那段經歷。
因為是主動,即使是對周緋玉這樣的“半個”親近人,徐盛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了幾分緊張。相比起來,楊詩袖的表現比他“好”多了!
“你此刻是什麼心理?”
看著楊詩袖,徐盛以心訊詢問。
楊詩袖:“安寧自在,微燻的醇美和歡欣。”
“這種打破束縛,貼切自然的感覺很美!”
在不懼嚴寒,不介意贓汙侵染的前提下,無衣狀態確實是一種解除束縛、釋放自我、貼近自然的方式,契合楊詩袖所說的自然之心。
即:以不妨礙、不傷害他人為前提,認可(並選擇性地踐行)生命的本原狀態和訴求,不受世俗困擾。
徐盛:“你的心更堅定了。”
楊詩袖:“是的。”
“與萬千花木同化的修行,心境本就在不斷趨近花木;不斷感悟生命的萌生、綻放、枯寂,貼近的本就是生命的自然天性。”
“它不是唯一的真理。”
“但它似乎已是我如今的狀態,也可能是我修行的方向。”
徐盛:“你已在期待下一步?”
楊詩袖:“在期待。”
“鮮花的生命走向濃烈時自然便會綻放,綻放是為了顯現花蕊,傳遞自己的花粉,或者等待另一株花的花粉。一切都是自然的。”
“但這只是認識,我想知道我能否踐行它,能踐行到什麼程度。”
“你也希望我走向那一步。”
徐盛當然希望,但也擔憂女友會否走入‘邪道’,“你認為自己在縱容墮落嗎?”
楊詩袖:“鮮花不只綻放,亦有積蓄、生長、枯萎、等待。”
“駕馭一切的是智慧和心靈。智慧看不破迷障,心靈有偏見或別有追求,便只看到了花的綻放。”
“而我還能施展清淨之力,不懼這一點。”
徐盛:“緋玉姐對你的影響呢?”
楊詩袖:“輕微或者小,時有時無。”
“但當你靠近,狀態累積,我或許會動搖。”
徐盛吸了一口大氣,壓下心中幾分惴然和緊張,邁步走向楊詩袖。兩步之後,他身上忽忽竄出一片大日金火。
在火焰中,他的心變得張狂起來,融化著惴然和緊張。
也焚盡了衣物。
這大招一出,攝影師周緋玉懵了。
又一次凸出了眼瞳,頓住了呼吸,身體變為僵硬。
目光死死地粘在徐盛身上。
那是一匹駿馬,流暢、優美的線條鼓動著洶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