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納朗竟然還支援我修煉大日金剛身?”
看著疾行而去的巴瑪,徐盛泛起疑惑。
據他粗略瞭解所知,納朗那一派的法門很強調一個“密”字,不經上師親自灌頂、授三昧耶戒、授法,不得傳習及顯示於外人。
當然,心靈境界高的修行者,或許是真的秉承著“法傳有緣,法等有緣”。徐盛暫且觀之,先將降魔杵拋給了納朗。
“感謝!”納朗接過之後,與另三名弟子再次合什行禮,誠懇謹恭。
天空中,虛隱著的娜美好奇的問塔克:“哥哥,那些人沒頭髮呀。”
塔克:“閣下說他們是和尚,是要剃去頭髮的。”
娜美:“和尚是什麼?閣下為什麼不剃去頭髮?這樣跟我們一樣了。”
塔克:“我也不知道和尚是什麼。反正人類社會很複雜,我們只要分清什麼是敵人、壞人,學會在消滅、打擊、暫且無視中做選擇就好。”
現場,在不久之後,巴瑪雙手捧著一個紅布包裹快步來了。納朗解開紅布,顯出一疊書冊,從中抽出五部。
有:《大日經》、《金剛頂經》、《大日經疏》。
“此兩經一疏,是大日金剛身的源泉;”
又有一書:《三密相應修持法》,“三密相應,即修煉中‘身體(身)’、‘嘴巴(口)’、‘思想(意)’三者互相默契配合,是本寺諸法修行之基礎;”
又有一筆記:大日金剛身備錄,“這是貧僧修煉過程中記錄下的一些感悟、批解。”
徐盛接過五書,念頭轉了幾轉,感覺自己好像大致把握到了納朗的意圖。
他們的傳承不是這麼簡單的,上乘的功法每修一步,必有一次灌頂,諸多口訣和指導,講究的是師徒秘傳。
即使是這最基礎的三密相應,也不是能從一本書上學會的。它只能讓人瞭解到大概思想、大概內容。這類似於從一段陌生的歌詞,去想象歌聲。
有用是有用,但遠遠不夠。給出這些東西,相當於丟擲了一個鉤子。若徐盛真感興趣,為得真傳,必然不斷求於他們……
但這不算惡意,本質上像銷售人員讓你試用產品,你覺得好且有需要,就購買、消費;覺得不好,就別再理會。
也像徐盛將珊瑚靈生柱‘借’給楊詩袖,可結善緣,也在表達:“若感興趣,則入我門來。”
徐盛沉吟兩秒:“多謝大師傳法!”
納朗合什:“閣下為我寺尋回此杵,恩深義高,是貧僧感激尊駕。”
徐盛以遞來的一塊紅布將之包好提在手中,轉向智海和尚:“智海大師,我第二件事是想借大師掛珠七天,之後原物奉還。不知道大師有什麼條件?”
智海神色微怔,心中動念:“不知尊駕為何要借貧僧掛珠?”
徐盛:“大師能否允許我事後告知?”
此舉意在避開他人。
智海:“可。此物是先師所留,否則直接送予尊駕也是無妨,既然尊駕想借七天,那便七天。至於條件,貧僧倒是沒有。”
如此爽快出乎徐盛意料,卻是徐盛展示了飛行之能,建立了高人形象;又爽快地將降魔杵歸還給納朗,顯示出正派的人品和大氣的心胸。此外,智海有耐心,也期待著徐盛能說出借掛珠的原因。
徐盛讚嘆:“大師是高人!”
兩件事都“順利”解決了,徐盛斜浮而起,掠過院牆,向山下投去。
寺中十幾人悠然神往,心懷羨慕。智海悠然開口:“修行大世將臨,真龍猛虎嘯傲,你們若想願有所成,當砥礪修行。”
眾弟子應:“是,師父!”
回到租屋後,徐盛即從塔克處拿來了書冊、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