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到處是青蛙。
“怎麼這麼多青蛙?”
劉嬸子隨腳把一隻擋路的青蛙撥開。
有小孩怕青蛙的,都不敢往田裡走。
如此幾日,里正找上了門。趙蘭正好在家。
“趙蘭,聽說,你家養了不少青蛙,這田裡的青蛙大家說是你放的,有這回事嗎?”
“嗯!我放了一些青蛙。”趙蘭承認道。
里正關切的責備道:“你這孩子,放那麼多青蛙幹什麼?田裡到處都是青蛙。村裡好些人,都到我這反應情況呢!你哪來這麼多青蛙?”
趙蘭回答道,“青蛙是我繁殖的!”
“你繁殖個青蛙幹什麼?”里正不解的皺著眉責問。
趙蘭狡黠的問:“里正難道沒覺得,蝗蟲沒有再繼續增長?”
這個問題太跳躍,里正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他愣愣的問:“這?——沒有增長嗎?”
里正回憶一下,這個問題還真沒注意到,每天號召大家捉蝗蟲,就忙得不可開交,哪注意到這些,“蝗蟲天天在頭頂上飛來飛去的,還真不知道是多了,還是少了。”
趙蘭笑著說:“里正可以到田間調查一下,要是沒空,我這裡有現成的資料。再簡單點,里正可以和鄰村比一比,看看是我們村受災嚴重,還是他們村受災嚴重。”
“這樣啊!那我先看看現成的數,數什麼的?數字?”
“資料。”趙蘭接道,她轉身喊趙菊,“菊兒,到書房把左邊靠窗戶,書架上第二排,第一本記錄本拿過來。”
“噯!”
記錄本很快被取來,薄薄的一本,封面上寫著“蝗蟲記事”四個大字,並在旁側畫了只活靈活現的蝗蟲。長星每天來彙報,趙蘭就把每天的情況,記錄下來,易翻查,易比較,易事後查詢。趙蘭喜歡把事情記錄下來,簡單明瞭。
“這就是每天記錄的資料。每人每天花了多長時間,抓了多少蝗蟲,都記載著呢!”
還能這樣?抓多少蝗蟲也記下來?不麻煩嗎?這東西有什麼用?
看著里正估疑的眼神,趙蘭解釋道:“從每天抓的蝗蟲數量,也可以估算,這一天,蝗蟲是比前一天,多了,還是少了,抓得多,那自然,蝗蟲就多,抓得少,蝗蟲數量相對就少了。”
是這麼個道理。里正心中思索道。
“那,現在,蝗蟲是增多還是減少?”里正拿著記錄本未翻看,直接問。
“昨日比前天少了四十個,今天的還未知,少了四十個不算少,人力也會有差距。但,沒增多少就是一個好現象。”
里正點點頭,趙蘭所說,確實頭頭是道,沒有胡編亂造。
趙蘭繼續說:“我養青蛙就是為了吃蝗蟲,人只有兩隻手,而,蝗蟲數量太多,所以,青蛙就挺合適來代替人來捉蝗蟲。”
“這麼說,你養青蛙是為了吃蝗蟲的?”里正好奇的問。
還從來沒聽說過,養青蛙吃蝗蟲的。
趙蘭一本正經的說:“那當然,要不然我養這麼多幹什麼?這青蛙可是吃蝗蟲的能手。一個青蛙每天吃五十個蝗蟲,一百個青蛙就能吃五千個蝗蟲,一萬個青蛙就能吃五十萬個蝗蟲。你看,青蛙的能力是不是很強。”
“嗯!”里正點頭表示認同,這想法從沒想過,聽過,所以,他搭不了任何話。
里正取走了記錄本。
親自下田捉蝗蟲並記錄,一個時辰,所捉蝗蟲的個數與前一天相比少了幾十個。大概,我捉得沒有他們快吧!里正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