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姑涼,不行,聽說,她脖子上有牙印,與元河有舊。”
第二天,趙蘭提心吊膽一整天,恍恍惚惚的什麼都沒幹,一直到晚上,也沒有什麼壞訊息傳過來。這才安心的睡了一覺。
媒人又來過一次,趙沈氏給了準話,媒人高興的去姜家回覆。
事隔數日,姜家譴媒人帶著鵝一隻,禮品四樣,古代婚禮六禮的第一禮——納采。
“鵝呀?怎麼不是大雁?”
趙菊看著在院子裡撲騰的鵝,好奇的問。
媒人與姜家親友臉色頓時變得五彩斑斕。趙沈氏臉上的笑容也暗淡了許多。
媒人反應快,又扯起了嘴角,誇張的笑著說:“不知怎麼了,這幾天集市都沒有大雁賣!姜家可是跑斷腿,也沒見到一隻。這大雁估計都跑北方去了。姜家也是沒辦法,才買的鵝。你瞧,這鵝又肥又壯又精神。姜家可是選的最好的一隻,我還沒見過這麼好的鵝呢!”
“哪裡好了,還沒我家的鵝好看呢!”趙菊嫌棄的看著地上叫個不停的鵝,嘟著嘴說。
“菊兒,閉嘴!”
趙沈氏嚴肅的眼色瞪過去,趙蘭閉上嘴,狠狠地瞪著鵝,估計心裡面在罵鵝:都是你這隻笨鵝,惹得我捱罵。
姜家親友裡,有位圓臉的,滿臉一團和氣的嬸子,出來打圓場:“沒事,沒事,小孩子不懂這些。捉大雁也要看時機,大雁不從竹柳鎮經過,獵人也是沒辦法的。這鵝,確實是我家二嬸挑了又挑的,你看它那撲騰的勁,多歡喜啊!”
長得小巧玲瓏的年輕媳婦,快嘴快舌的笑道:“是啊!買大雁也要碰巧了才能得一個。這不是心急嘛!想早點討媳婦進門,好添人口,才事急從權,買了鵝代替的。肯定是嬸子特別看中你家姑涼,才如此心急,怕晚了,就被別人先一步,搶走了。”
“是啊!聽說,姑涼特別能幹,……”
幾個婦人笑著說一說,鬧一鬧,一時尷尬的氣氛,立馬活躍起來。趙沈氏重新扯了燦爛的笑容,熱情的招呼:“來,快進來,坐下歇一歇,吃點糕點,水果。”
“來,來,大家都進屋。”
那個原臉的嬸子,抬了角跟著趙沈氏,往堂屋走,邊走邊誇:“是,進屋,我還沒仔細瞧瞧這屋子呢!您家房子建得真大,院子裡收拾得乾淨又好看。這裡外一看,就知道,你是個能人,勤勞人。”
……
雖然,沒有大雁,心中有些不喜,但,趙沈氏還是收下了代替大雁的鵝,回了禮。
其實,大多數人家都是用鵝代替大雁。要送大雁,主家得請獵人專門去打獵。大雁也不是天天在獵人眼前飛來飛去,等著被捕的。當然,也有那主家去集市,碰巧遇見了賣大雁的獵人。這事,畢竟是少數。
傍晚,客人走了,鄰居也散了,只留下了自家人在屋內。
趙沈氏把姜家送來的禮,收到了西邊庫房,鵝提了,放到老屋那邊。
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圍著桌子吃飯,聊天。
趙沈氏招呼道:“爹,娘,你們夾菜吃。這一桌子菜吃不掉,放到明天就壞了。”。
趙沈氏又端起一盤紅燒肉放到二老前面,“這是紅燒肉,您多吃點。”
“別移了,就放那,我們夾得到。這麼多菜,想來是吃不完。晚上,你把它們吊到井裡,明天應該還能吃。”趙奶奶看著這一桌子菜也犯愁。
趙沈氏接著說:“你們多吃點,天氣溫度高,還不知道放不放得住呢!”
趙奶奶朝著張家姑涼,說:“哎!你們也吃,孫媳婦,多吃點,菊兒你也多吃點,還有蘭兒。”
趙菊嘴快,又嘴甜:“奶奶,你自己多吃點,這紅燒肉可好吃了。”
“哎哎!大家都吃啊!”
趙奶奶看著這一大桌子人高興極了。
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著飯,這歡喜中帶著一絲小小的失望。
趙奶奶感慨萬千的說:“蘭兒找了個好人家。奶奶也放心了。那四樣禮,姜家辦得不錯。村裡的姑涼,可沒有人有過。”
趙菊估計跟鵝對付上了:“可,他家咋不用大雁呢!櫻子姑姑納采的時,石頭叔就送的大雁。”
趙沈氏尋了個理由,解釋道:“你石頭叔就是打獵的,打個大雁不在話下,他當然送大雁!姜家是種花的,想買大雁,不一定買得到。”
“哦!”
趙菊若有所悟的,瞧著趙沈氏和趙蘭沒有再問。
趙沈氏趕緊轉了話頭:“春兒,你那房間打掃乾淨了,你住一晚,明天早上回鎮上去吧!讀書要緊,不可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