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被罵,趙蘭也知道了事情的始終。
趙蘭思考許久,還是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消除流言。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柳奶奶所說的,請名醫消除疤痕。趙蘭覺得不太可能,前世疤痕也沒有辦法消除。
次者,用新的流言掩蓋舊的流言。不過,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再者,流言止於智者。愛信者信,不信者不信。這就要取決於聽者,流言的主角卻處於被動狀態。
最後,趙蘭也只能聽之任之,沒有更好的辦法。
趙蘭只能在心裡講:讓時間來消磨一切吧!
蔣雲舒知道後,派人立即探查。
最後,竟查到,原是劉鵬心懷怨恨,想以此敗壞趙蘭的名聲。所以說,壞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壞。
“竟是如此心胸狹隘之人,殺了!”蔣雲舒命令道。
“諾!”
春丙看著異常憤怒的蔣雲舒,小心提議道:“要不給趙姑涼一盒碧玉膏?”
蔣雲舒瞟一眼春丙,不苟言笑地說:“多話!要是沒事做,到勤風堂領事去。”
春丙聽了臉色蒼白,忙回:“有事做,屬下這就下去,做事。”
……
趙家不知道劉鵬已死。
趙沈氏則打算著去普平寺。
趙蘭依舊種著她的花,今年,雖然災民流年失所,但並沒有影響趙蘭的花的出售。
柳府添了幾次花,丁府的春季買了一次花,夏季又買了荷花,丁府介紹來的張家,買得最多,那些草花,各個品種都買了幾盆。說是回去辦什麼宴。趙蘭的花並不多,像茉莉花,海棠花,君子蘭,仙人球、朱頂紅,月季等都不是種一年就能有花賣的,種花是個漫長的過程。這一買花就剩不多了,所以,趙蘭沒有出去推銷。
趙蘭一邊等著老客戶介紹新客戶,一邊把花放在趙大壯的鐵鋪,有個店面的推廣。其餘的,只能再慢慢想辦法。
今年,夏天,自有路過的書生經過荷塘,便被滿池的荷花驚豔到了,提筆賦詩一首,送於趙家,趙蘭便把它貼在水榭柱子上。
隨後,陸陸續續有人來賦詩一首,水榭的柱子上,詩句竟然快貼滿了水榭的柱子。
趙蘭看著這柱子想:人再多些,就可以開小店賣東西了。有人流,就能賣出東西,創造銷量。
除了賣花還能賣什麼呢?
真是什麼都能賣的!
茶館、酒店、小吃、手工品……
當然,今年,這些還沒有需求,也沒有人想到。
今年,因有地方受災,物價上漲,幾乎所有產業都受了很大影響,很多商家都關門歇業。一派蕭條的景象。
趙家春天賣了花,夏天賣了辣椒,生活並未收旱災的影響,要說有,也有,今年的米價貴啊!買米花費的銀子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