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剛歇下來,準備一會繡花,就聽門口有人喊:“趙菊,趙菊,有人到你家看荷花。”
趙沈氏答應一聲,起身往門外走,邊走邊問趙蘭:“難道是柳老太爺來了?”
趙蘭想了想說:“應該不是,趙老太爺可是認識咱家的。”
馬車趕到了門口,那馬兒直朝門裡噴氣,趙蘭朝趕車的揮揮手,趕車的這才把馬拉到了一邊。
馬車停好,從馬車上下來一老媽媽,還有一丫鬟模樣的姑涼。趙沈氏和趙蘭對看一眼,趙沈氏搖搖頭。這是不認識的嘍!
她怎麼來的?趙蘭心裡想著。
丫鬟上前倨傲的說:“我家姑涼看著寺廟裡的荷花好看,欲買些荷花?不知道還有沒有?”
有人要買荷花?是從寺廟裡知道的?
哦!對,給寺廟獻過兩朵荷花。
“有,”趙蘭問,“不知姑涼想買幾朵?價錢如何給。”
“好看的話就買個十來朵,價錢好說?”
“恐怕不能賣你那麼多,”趙蘭想想回道,“最多隻能賣了三朵。”
“我們小姐要買你的荷花,那是看得起你,你還不識相點帶我們去採。”
趙蘭好聲解釋道:“不是我們不賣,是賣不了那許多,花本來就不多,你想啊!我們還要留種子,要不然明年就沒有荷花看了。”
丫鬟聽了話音軟了下來:“你要留種子,留種子唄!得了,你先帶我們去看看。”
還好不是蠻不講理。要不然她真要摘那麼多荷花,趙老太爺來了,還賞什麼?賞一塘荷葉?
趙蘭領著她們從屋裡走過去,裡面的路好走,而且趙蘭走習慣了。老媽媽和丫鬟都露出詫異的表情,院子不但不髒,還很乾淨很漂亮,還有一股淡淡的花香縈繞在鼻尖。
趙蘭瞄見她倆的眼神,暗自想:看來要重開個門,要不然咱家都成了觀賞景點了。從院子裡穿到後院,後院種滿菜,這才像種田的嘛!老媽媽心裡想到。過了院門,遠遠就看見一片綠色,像一條長長的綠腰帶鋪在田間,點點紅色花朵點綴其中,這麼長的荷塘?
很快就來到了荷塘邊,丫鬟不高興的開口:“你荷塘裡這麼多花,怎麼全要結種子?”
趙蘭打馬虎:“種子也要結,不過呢!鎮上的柳老太爺約了人要來賞荷,我這不還得留點給他賞花,總不能賞荷葉。”
“柳老太爺?哪位柳老太爺?”丫鬟疑惑的問。
“鎮上,鹽柳巷的柳老太爺。”
“鹽柳巷?”
老媽媽俯身附耳低語丫鬟:“就是,府衙前邊的巷子,都是官老爺的府邸。”
我還真不知道,鹽柳巷在府衙前面。
丫鬟和老媽媽謹慎的對看一眼,又望望趙蘭,似乎有些不置信。柳老太爺認識這小門小戶的庶民?
趙蘭假裝沒看見她們懷疑的眼神,繼續編道:“這亭子還是柳老太爺給幫忙建的,要不然,咱哪懂這個東西。這是叫亭子吧?聽柳老太爺是這樣說的。”
咱也不算瞎說,這亭子確實有柳老太爺的幫忙。
丫鬟和媽媽又對看一眼,相互詢問趙蘭講話的真實性,老媽媽瞄一眼亭子,此時亭子已像模像樣,種下的桃樹也緩過來了。趙蘭弄了兩個木頭樁作凳子,桌子還沒想好用什麼做。但,沒有桌子並不影響亭子的美觀。
老媽媽與丫鬟又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