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樹的枯木逢春是宋山對於談家的賠償,這一顆茶樹,最後起碼能多活一千幾百年的時間,對於談家往後數代,都是一個根基。
談家自上而下,自然是對宋山感謝萬分,包括談輝,這也讓在豐水茶業上的合作,變成一場容易起來了。
談家有心讓出來一些利益,宋山一次次推脫也沒有推掉。
倒不是說宋山不想要這個利益。
而是對於談家的萬分感謝,宋山的心裡面是不由得有些臉紅起來了。
這是典型的把他們給賣掉了,他們最後還得給自己數錢的一個案例啊。
實在不好意思再佔談家的便宜了。
但是他也不敢強硬起來。
怕漏了底子。
要是讓談家知道了,這都是因為自己,才弄出來的事情,這一回就真不是結緣了,那是結怨了,談家肯定和他不死不休的。
他三緘其口,不再言語。
一直到離開思茅。
離開思茅,那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在這幾天之中,除了談家的事情,宋山最大的樂趣,是和付安明談論樹木的成長課題。
付安明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教授,他的知識面是廣闊的,相對而言,宋山前世今生,哪怕擁有一定的農業基礎,也達不到這樣的層面。
和他的交談,讓宋山獲益良多。
但是同時,他的一些觀點,提出來了一些建議,也屬於一種超時空的想法,這也給付安明帶來很多的靈感。
對於學術研究,有時候,靈感很重要。
一個課題。
如果能有足夠的靈感解惑,那麼這個課題,將會很容易很容易的攻克下來了。
這也讓付安明對於宋山這個年輕人能在農業學術界造成這麼的名聲,不再有一絲絲的懷疑,這是一個才學和名聲相符的年輕人。
這一次談家老茶樹的救治,牽涉方方面面的知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茶樹養殖的新知識點,讓付安明完成了一片國際性的論文。
在這一片論文發表的時候,最後付安明在署名的時候,還把宋山的名字給寫進去了。
這讓宋山,略微有一絲絲的臉紅。
……
在思茅足足待了十日的時間,宋山才返回春城。
豐水茶葉的根基在春城。
雖然豐水茶葉的茶莊,基本上都是思茅,但是主要根基,還是在的春城,本來就是準備透過春城,輻射整個西南。
春城最繁華的商業街上,一棟商務樓的第十二層,已經被豐水茶業承包下來,當成了辦公室。
宋山站在這裡落地窗上,往下看,手中把玩這一盞茶,茶香濃濃,讓他有些陶醉其中。
“董事長,目前豐水茶莊的人員配置,已經完成了,總經理是我們派出的,另外財務部經理也是我們的,而兩個副總是來自談家的,生產,銷售,等等,都是談家那邊安排的!”
林樂東最近都在忙著豐水茶業的工作。
作為豐盛副總,他是這邊最高的負責人。
“這邊事情,抓住財務審查,做好監督的工作,然後在技術上把持著,其他的就交給談家吧!”宋山想了想,說道“不必盯得太緊了!”
“可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