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在水稻研究之中,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科研課題,不過在華國,海水稻的研究大概是起源於八六,八六年的時候,粵東一個叫陳日升的農業科學家在海邊發現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
後來陳日升開始專注於海水稻的研究,研發出了海水86品種的海水稻。
不過海水稻不管是產量還是口感,都略低,雖然海水稻在抗性方面非常強,但是在其他方面卻非常的不足,所以不為人知。
在宋山的記憶之中,袁老開始進行海水稻的研究,應該是在二零一四之後的時候了。
而且這一項研究一開始並不是很順利,到二零二零年之後,才有了一畝荒攤變良田的口號。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歷史走勢,起碼要等到二十年後,海水稻才開始登上舞臺,才開始成為華國糧食的補缺口。
但是現在,西北稻的成功,絕對會讓人聯想到海水稻,西北土地特性自然不是鹽鹼地的標稱,但是西北稻獨有的抗旱性讓人看到了希望。
“西北稻是有限制性的,但是海水稻沒有,西北稻只能算是海水稻的前奏研究而已,我一開始其實就是衝著海水稻而去的,為了研究海水稻,我給粵東雷州的陳日升先生髮出了邀請函,希望他能參加這一次的研討交流會!”
宋山站在岸邊,退後兩步,他遇水而恐懼的情緒一直都在,不能對著水波看太久,站在岸上還算是有些踏實,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肖定均聊著。
這一次關於西北稻的研討交流會,既然宋山是別有用心的,那麼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須要把事情給做的仔細了。
特別是細節上問題。
對於來參加研討會的名單,他必須要親自核實和安排,上面的每一個人,他都會做出一定的瞭解。
他所說的陳日升,如今還是一個默默無聞,正在粵東雷州林業局的一個小員工,但是在未來,他將會被人冠上一個海水稻之父的名稱。
這是一個在精神上能堪比袁老,把自己獻身給了農業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是宋山心中,一個偉大的人。
“陳日升這個人我知道!”
肖定均聞言,點點頭,輕聲的道:“他研究的那一株從海邊發現的野生稻已經十幾年了,在咱們這一行,他也算是有點名聲,不過這個名聲半好半壞,有人看不起他一箇中專生畢業做農業研究,畢竟做研究需要的知識需要比較深厚才行,所以不得很多人的看好,但是他那股韌勁,堪比當年袁老發現雄性不育株的時候的那股勁頭,倒是讓很多農業科學家都為之汗顏的,即使是袁老都對他有過非常高的評價……”
他嘆了一口氣,道:“只是袁老沒有太多的精力浪費在這方面的研究上了,他為超級稻已經操碎心了,而且為了全世界推廣雜交水稻,能讓貧窮落後的人吃上一口飽飯,他全年無休到處飛,實在是沒有更多的精力介入海水稻的研究了!”
“我對他很看好的!”
宋山輕聲的道:“我已經派人瞭解過了,他八六年開始研究海水稻開始,到現在,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了海水稻的研究,他幾乎是廢寢忘食,因為試驗週期長,單單是普選育種,他就足足花費了五年的時間,雖然叫九一年的時候,海水86型號品種落實,但是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起步,這十幾年時間,他依舊在不斷的努力,對海水稻的品種,種植進行研究,不過產量還是非常低,我瞭解的產量,畝產一百斤左右!”
宋山知道,在一四年的時候的,陳日升才把海水稻的產量提升到了三百斤而已,一六年袁老的團隊和陳日升合作,在青島建立了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這才開啟的海水稻的飛躍。
二零二零,海水稻在全國十萬畝的示範種植之中,才達到畝產千斤而已。
海水稻的程序之所以這麼慢,一方面是陳日升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援,倒也不是說沒有人支援他,只是現在而言,還是很少人看好海水稻的種植情況。
“看來你已經對他有了足夠的瞭解了!”
肖定均就喜歡宋山這一點,做一件事情之前,會把底細弄的清清楚楚,而且一旦動了,就會雷霆萬鈞,不會有半點的猶豫。
宋山事前把工作做的這麼仔細,這代表他在海水稻這個專案上,準備是下大成本了。
“我在全國曬算過了,如果有一個人能領導海水稻的專案發展研究,那麼他是最合適的人!”宋山低聲的道:“這一次我也有想要把他挖過來的心思!”
“你不是想要袁老掛帥嗎?”肖定均眯眼:“你做這麼多事情,我還以為你準備給袁老下套,讓他在海水稻專案上當家做主啊!”
“這不衝突!”
宋山笑了笑,道:“袁老的時間有多麼緊迫,我非常清楚的,海水稻專案的重要性,我相信袁老也明白了,咱們全國這麼多荒廢的鹽鹼地如果能利用起來,將會為國家帶來多少糧食,這一點任何一個人農業人都能明白,所以我希望能讓袁老站出來,利用他的號召力,來攻克這個科研難題,不過我也不敢佔用袁老太多的時間,所以我還得招更多的人啊!”
“你就直說吧,你就是想要利用袁老的名頭為你吸引人才!”肖定均撇撇嘴。
“不要說的這麼直接和難聽!”
宋山訕訕一笑:“事實上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袁老的號召力的,豐盛即使願意砸大成本下去做研究,可研究的時間需要多長,這一點,我們誰也沒有保證,而如果能讓袁老出面,召集華國頂級的科研專家來做研究,建立這方面的研究中心,那麼我們只需要一年,兩年,三年,最多在五年之內,我們就能徹底的讓海水稻成為華國糧食的一個重要籌碼!”
放眼華國,還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水稻研究上,能和袁老媲美了,如果不是袁老開口來西北看看西北稻的種植發展,豐盛就算願意砸錢,也沒辦法召開這麼大的一場水稻種植研討會,即使你願意花錢,包來回車票錢,包食宿的費用,很多農業科研專家都未必願意屈膝降尊,
“想法來說,倒是也算是一個好的出發點,但是你得把事情做漂亮了!”肖定均提醒說道:“幹學術的,有時候都愛一個面子,這一點,不用我來提醒你!”
“放心!”
宋山笑了起來:“我年紀小,本來就是小輩,肯定不敢在他們面前拿大,到時候我給足他們的面子,大家高高興興,不好意思拒絕我這小小的請求了吧!”
在學術界裡面,豐盛農業就算再財大氣粗都沒有太大的用處,其實很多人願意來,一方面是袁老的號召力,一方面也是因為西北稻創造出的成績,另外也有幾分原因,因為西北稻專案的研究領頭人,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