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開始漸漸進入了一個佳境,也沒有了緊張的情緒,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上課的氣氛,比較輕鬆。
有時候他也會點名一些同學來回答問題,算是有些互動。
整個課題,主要是縈繞華國水稻的發展,很多其實都是的老生長談的一些知識點,但是宋山也在其中闡述了一些新的觀念。
比如機械取締人力的種植,是未來農業種植的一個趨向。
再比如品種更新的需要。
他倒是把自己在種植水稻上的一些主觀意念,表達出來了,科技種植,科技管理,種子更新,科技研究……
在未來其實這些這不算是很新穎。
但是在如今還只是2001年來說,農業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後了,所以這些知識點而言,對同學們比較有影響力的。
畢竟對於科技種植的市場,才剛剛開始。
那些大學生創業,承包土地,建立農場,機械種植,賺大錢的事情,那都是未來才發生的。
當然,這堂課總體而言,不算是很成功。
因為學生們對宋山的期待很高,宋山的名聲太大了,特別是在農業界,他用幾年的時間,發展出來的豐盛農業,是對無數農業人的一個鼓勵。
很多同學能盼望他有什麼特別的一些觀念,可宋山中規中矩的尚可,這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並沒有聽到他們想要聽的東西。
宋山倒是可以將一些爭議性的話題,但是這堂課,他多少還是有保留的。
只是把自己的一個意向和信仰給表達出來了,但是具體對農業,或者說一些細節而言,並沒有深談下去。
如果深談下去,肯定會牽涉很多爭議。
特別是西北稻專案。
說到華國水稻,自然少不了把一些例子拿出來的說,雜交水稻那是老生常談了,對於同學們,新穎的還是目前著手可熱的西北稻專案。
但是西北稻的種植,牽涉轉基因農業,轉基因農業在國際上都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事情,在國內更是敏感的話題。
倒不是說宋山不敢說,這一場既然是學術之爭,自然是有立場的,宋山的立場從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表達的清清楚楚了。
但是現在火候還不夠。
準確來說,就是不能一上來就放大招的意思,既然當了這個客席教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後面肯定還得來講課的。
得留點乾貨。
細水長流是一方面,一方面也得給學生們一個接受的過程,他想要表達的,未必就是學生想要學到的。
這方面,他得小心。
如果只是他自己的,他可以不在意,但是教書育人,乃是對下一代的影響,是教育還是荼毒,這個界限並不是很清楚。
當老師的,還是得小心,他不能因為自己的這麼想,就讓學生也是這麼想,這是不健康的教育。
但是不算很成功,也不代表這堂課是很失敗。
在這一堂課之中,不少同學對宋山都已經有了一個很直觀的影響,以後來不來聽課,他們心裡面也有了決定。
總而言之,算得上是一堂中規中矩的課程。
一直旁聽的肖定均還是看出來點東西的,他對宋山最後忍住不把西北稻拿出來說,有點感謝,另外他比較欣慰的一點:“宋山雖然學歷不高,代表他在基礎學習上不足,但是現在看來,其實在農業上的基礎底蘊還是比較紮實的,一般人可做不到,這說明他在農業課程方面,肯定有自學!”
很多東西是能從課堂上看出來的,特別是講課的教授,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表露出他的知識面。
宋山在課堂上,說的很到位了,不僅僅把自己表達的一個觀念給呈現出來,也把農業方面說的很生動。
引用了一些資料,都不是無故而來的,這得最農業有很深瞭解的人,才有這一份粘手既來的談吐。
“可惜了!”
廖元武還是比較惋惜,這絕對是一個人才,聞名不如見面,在商道上的成就,絕對不小,但是卻專注於農業,有些浪費了。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