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添當初建立正陽農業,是整合了十幾個中小企業作為底蘊,才一躍成為燕京大企業之一,雖然集團的股東不少,但是真正能說得上話的,其實也就那幾個人。
除了他葉景添之外,也就是王昭,徐建,洪嚮明三個比較能和他爭奪,其他的小股東,他是沒有把人放在眼中的。
王昭要離開,葉景添是沒意見的,而且還贊成。
畢竟王昭的個人風格太強了,他和葉景添是一類人,如果留在正陽,日後很容易就起了爭執,爭奪經營權。
真到了那個地步,兄弟都做不成了。
至於徐建這個人,徐建為人不夠大氣,做事情也陰狠,但是格局不大,而且不得人心,他做不了老大,可當一個副手是最好了,葉景添有信心能壓得住他。
這倒是不擔心。
剩下一個洪嚮明,洪嚮明的能力,葉景添一直認為是他們之中最強的,學歷最高,大局觀最好,只是平時很多時候引而不發,或許說沒有一個足夠的舞臺給他發揮而已。
說老實話,葉景添不願意的讓洪嚮明離開,因為他希望正陽越來越強大之後,身邊也有一些人才支援,有洪嚮明幫忙,他能省掉很多麻煩。
可洪嚮明卻未必甘心。
他雖然沒有王昭這麼強烈的個人風格,居於葉景添之下也沒什麼,但是正陽這舞臺,對於他而言,還是顯得有些的不足。
正陽的短板放在那裡,再十年,撐死也不過發展起來一個百億集團而已,這對於一般企業,已經是很恐怖了。
但是和豐盛系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
對於洪嚮明而言,反正正陽的股權放在那裡,葉景添也吃不掉,他在不在正陽,都不會妨礙他在正陽的分成。
如果能跳出正陽這個舞臺,他倒是有點蠢蠢欲動的。
葉景添看著洪嚮明這個神情,心裡面也猜到幾分了,有些惋惜,但是也不會阻止,你不能給人更好的,就不要阻止別人追求最好的。
“宋山敢向我開這個口,他估計也看到你的能力了!”葉景添輕聲的道:“豐盛佈局很大,也很需要人才,你這時候去豐盛,倒也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你得想好了,在正陽你能安定一點,在豐盛,競爭力太大了!”
“我考慮考慮先!”
洪嚮明也沒有一口咬死,他心裡面其實也有些的忐忑,十七十八的,沒辦法的決斷下來了,畢竟一個選擇,等於在人生的岔路上挑選了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
…………………………
宋山這時候可顧不上正陽內部的事情,他開了口之後,剩下的事情就要看葉景添和洪嚮明他們的自己的選擇。
葉景添放不放人,他不擔心,至於洪嚮明願不願意來,他也不是很在意,到了豐盛這個地步,對人才的器重已經是大局上的態度,而不是執著一兩個人。
宋山這時候更加不放心的是西北稻專案,雖然一直遠端監控著這個專案,但是沒有親自去看,始終不放心。
所以他的心,已經飛回了西北。
當然,這時候,他也還沒有能脫身,難得來一趟的燕京,除了豐盛綠化的事情,還有豐盛農業的事情要處理。
燕京是一個大市場,豐盛反季節蔬菜,要爭奪蔬菜市場的份額,豐盛的溫室大棚水果園,要爭奪高階水果的市場。
這些都是問題。
既然來了,他就親自處理一下,視察豐盛農業在燕京的種植基地,還要的親自去檢查一下豐盛農產品在市場上的情況。
豐盛農產品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自然是的江山超市。
江山超市今年已經在燕京開了第三個分店了,在燕京的零售業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來。
這也大大幫忙的豐盛,江山,華庭的產品銷售。
豐盛的農產品一直都是佔領高階市場的,不管是反季節蔬菜,還是高質量的水果,都是價格最貴的產品。
而且銷量很好。
華庭農業產品被定位為中端產品,可銷量上一直比不上豐盛,這也是華振邦一直都咬牙切齒的原因。
連續兩天時間的連軸轉,宋山算是把豐盛在燕京的一些問題,都處理的差不多了,主要的事情當然是主要人負責,他更多的是擺正一個發展的方向就足夠了,單單是這樣,都讓他忙得兩腳朝天了,要真和諸葛孔明一樣,事實親力親為,那他早就已經累死了一百次了。
………………………………
融資案還在談,已經歷經一輪談判了,沒有太多的結果,目前來說,只是在已經定格的條件上,互相進行了一次試探。
至於試探的結果,明顯不太讓雙方都滿意。
不過談判就是這樣,不可能一蹴而就,起碼談十次八次,把一個個條件都理清楚了,才能籤合同。
宋山已經開始準備返程了,反正留在這裡,也沒有太多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