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土地就是農民的根。
從很早很早開始,人就有一種意識,把土地一代代傳下去,這樣才能保證子孫無憂,所以農民執著土地,那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宋山表示理解。
他本身就是農學專業,瞭解農業的根本,也會學習農業的歷史,自然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土地對於農民的重要性。
但是想要發展農業,土地是根本。
所以這村的土地的承包權,必須要拿下。
他等著村民叫喊了半天,才開口,叫了叫擴音器:“大家能不能先安下心來聽我說兩句!”
聲音覆蓋了村民。
村民各自看了看前後左右,頓時先決定不開口,看看宋山能說出什麼。
“首先我說明一件事情!”
宋山一本正經的道:“我不是來做慈善的,我也不是來接濟叔叔伯伯的,咱村是窮,可咱村的人不至於當乞丐,更不需要我來接濟,我也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想要在村裡面做農業,是想要帶著大家發家致富,但是同時也想要讓自己能發家致富!”
“當然,我也是一個農民子弟,土地有多重要,我比這裡所有人都明白
“可是你們要清楚一點,有付出才有收穫,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以你們想要富裕,首先就要付出!”
他不能以一種接濟的態度來經營,村民的尊嚴也很重要的,有時候有錢,也要懂得怎麼用,說白了,村民就算窮,骨氣硬一點的,也不會受嗟來之食,就算受了,心中也會有裂痕,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
“山娃子啊,不是我們不想付出,只是這地可是我們的命根子,有些事情,我們還是得問清楚的!”
一個村裡面的老人開口。
他比豐家宋家兩個老傢伙都年輕很多,只有七十歲左右,身子骨很硬朗,姓餘,也算是村裡面比較有威望的人。
“餘爺爺,你問,我知無不言!”
“這種地,能致富嗎?”餘老爺子問。
“為什麼不能?”
宋山反問。
“我們這些人,都種了一輩子的地,啥沒種植過,當年建龍還搞什麼種植藥材,結果呢,兩年村裡面都沒有吃飽飯,要是能富,早就富了!”餘爺爺嘆氣。
“那是你們都沒有趕上時代!”
宋山一字一言的說道:“現在是科技的時代,講究的是科技種植,這土地承包權,在你們手中,發揮不出作用,但是在我手中裡面,那就不一樣了,我們豐盛村啥都沒有,就地多,我堅信,我們能憑藉著豐盛的土地發家致富!”!”
“我就舉一個例子!”
“我們家的地也不少,如果加上分下來的山地,幾百畝少不了,可我們一家子全部勞作,最多最多的時候,能耕種十幾畝地,已經是極限了,那多餘的地怎麼辦,只能荒廢!”
“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力的時代,我們要學會機械耕種,節省最大的人力,開闢最多的良田!”
“民以食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