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普通肥皂的銷量是最大的,不僅比澡豆便宜,而且去汙力更強,基本上用過的人還會再買。一時間,原本非常好賣的澡豆和皂粉幾乎無人問津,風頭全被這肥皂搶去了。
這波熱潮不僅讓消費者看到了香皂和肥皂的好處,就連那些唯利是圖的大商家也開始注意到了這家小小的隨緣皂店。
這些商人能夠成為京城有名的大商家,自然個個都是人精。
他們經過觀察後,也看到了這香皂所產生的暴利。
一塊十兩銀子是什麼概念?一百塊就是一千兩了,許多店鋪一個月的純利還賺不到這個數目的一半呢。
關於那年輕掌櫃聲稱這香皂工藝複雜、用料名貴的說法,這些商人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他們對比過香皂和肥皂,發現兩者只有兩個區別,一是自帶香味,二是形狀好看。
先說這形狀,他們一眼就看出,這形狀分明就是用模具做出來的。
也就是說,只要有合適的模具,想做出同樣形狀的東西輕而易舉。
只有這香味還真有點技術難度。他們做過試驗,不管切成幾塊,每一塊都是有香味的,也就是說,這香皂的確是自帶香味。
但要說這香味的新增是否真像那年輕掌櫃所說的那麼難,他們就很懷疑了。
他們知道,很多東西其實是有竅門的,只要知道竅門,想複製出來其實很簡單。
只有不懂行的才會覺得很複雜。就像造紙和造墨一樣,懂行的人做出來很簡單,不懂的人任他想破天都想不出是如何造的。
也不是沒有商人想過自己做出這肥皂,但一來他們不知道原料究竟是什麼,二來這是人家的獨門秘方,哪有這麼簡單就破解出來。所以大多都放棄了。
雖然做不出來,但可以進貨啊。於是,很多商家開始派人去隨緣皂店跟那年輕掌櫃談,想從他那裡進貨香皂和肥皂。
對方卻回答,因為這玩意工藝複雜,產量有限,所以沒辦法供貨給其他店鋪,敬請諒解。
聽到這個回答,被派去洽談的人知道沒戲了。
然而接下來,那年輕掌櫃的一句話讓他聽懵了。
“雖然小店沒辦法供貨給貴店,但如果貴店想買這配方的話,倒是可以商量。”
什麼?他們肯賣配方?!
聽到這個回覆,凡是派過人去的商人全都愣住了。
這麼賺錢的配方他們真的肯賣?這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
雖然半信半疑,但這些商人還是立刻再派人去問清楚,究竟是怎麼個賣法。
很快,對方回覆說:三天後,相約城東獅子樓,到時詳談。
一聽這話,感覺好像真的有戲。商人們頓時精神抖擻,開始準備三天後的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