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非常自然地端起杯子,直接幹了。
楊曦只能眼睜睜看著:“?!”
“挺好喝的。”鄧桂玲砸吧了一下嘴,用胳膊肘捅捅她,“還有嗎?我買兩包。”
楊曦快自閉了:“……”為什麼?老師今天為什麼提前了十分鐘?是誰害我失去了今天的奶茶!
孫智源看她們這麼表演一番,也不知道信沒有,只瞪了一眼楊曦就算揭過,徑直去找葉凌星,帶他進了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你昨天晚上發給我的東西……應該是從‘神想’出來的吧?”正是因為那些資料,他才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公司。
葉凌星點頭承認了:“我們在製作3999的時候,順便把基金會的制服和建築設計都整理了一遍,這些東西應該對1733也有用。”
作為同一系列的作品,此類基礎設定還是統一一下比較好。
孫智源也想到了這點,但他另有顧忌之處,“版權呢?這些設計的版權歸屬於誰?”
“直接歸屬於基金會。”關於這個問題,葉凌星已經跟關理和遊危討論過了,“對任何與基金會達成合作的改編作品,我們都會將其無償授權出去。”
1733自然不例外。
“除此之外……”葉凌星頓了一下,決定把“核心旋律”的事也告訴他,“SCP基金會在音樂上面也有個預想。”
——由“異聞錄”和“神想”合作,貫徹整個系列的靈魂旋律。
不過具體要怎麼把旋律融合進來,就是之後才要考慮的事。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SCP1733開季賽》的先期準備。
大多數2D動畫的製作流程都大同小異,遵循“分鏡佈局原畫動畫上色加背景攝影處理(加特效”的步驟,再配上音響製作,一個基礎的“動畫鏡頭”就出現了。
先期準備中,最重要的工序是更在“分鏡”之前的“指令碼”。
或者也可以叫它“編劇”。
SIN當中自然不缺專業的動畫編劇,但無論是孫智源還是葉凌星,都不準備啟用他們。
說到底,在沒有原著和名氣打底的情況下,編劇這個職位就是根據每集劇情大綱寫內容的,寫完之後再按照監督、製作人、導演的要求一稿一稿修改,直到最終成品讓所有人滿意。
因此動畫編劇的發揮大多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對於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來說,他們並不必要,像是孫智源這種經驗老道的製作人,經常跳過指令碼直接開始畫分鏡。
而葉凌星的原因要稍微多一點。
一方面也有之前自己兼任分鏡作畫不用其他人的習慣在,另一方面則是對SIN的編劇不信任。
《SCP基金會》的動畫風格應當與其文字風格一樣突出顯眼。
常規編劇還真做不到這點。
能在短時間內理解SCP核心的都很少,更別說還要用“冷漠客觀”的視角將其表述出來。
“所以……我們兩個來寫劇本?”葉凌星拿著1733的列印稿翻了翻,有些頭疼。
說難真的不難,畢竟有原案存在,改編總比原創容易;說簡單也不簡單,這麼短的一篇檔案,要怎麼修改成一整季動畫的劇情?
一集動畫的劇情普遍需要一萬字左右去描述,不同集數之間字數變動也不會太大,就在10002000字上下浮動。
按照TV動畫每季12集來算……
需要12萬字。
“……”兩個人面面相覷。
孫智源思考了一會兒,開口道:“要不,我們還是直接畫分鏡吧?”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