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架構、非同步合作、內容分享,這便是偉大遊戲的“聖三一”。
孤獨與自由,愛與死,存在與虛無,對這些的渴望和無能為力,是跨越文化界限而普世的。
玩家熱愛離經叛道又真誠勇敢的廠商,就像從真實世界遙望向魔王發起挑戰的勇者,這樣超現實性的傳奇正是遊戲的本質屬性。
它們能讓人看到久被掩埋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在思想與渴望之中再一次發出光來。
於是人們主動為其奉上一切:利益、讚美,以及虔誠。
——這是商業時代的宗教信仰。
“我們的身份是玩家,而非遊戲製作者,從始至終都是。選擇遊戲音樂這條路,自私地說……是想要從他們的想象力當中,獲取另一種音樂的靈感。”異聞錄真正的負責人把一部分人趕回去睡覺,這才坐下來跟關理與艾斯特詳談,“藝術總是共通的,不是嗎?”
人們常說電子遊戲是第九藝術,擁有前代藝術型別從未具備的互動性和即時反饋能力。
而所謂的“第九藝術”,看起來更像是多種藝術的集合。
音樂當然也是其組成元素之一。
這正是異聞錄和其它音樂製作公司完全不同的地方。
他們不是為了音樂而選擇了遊戲的途徑,而是因為熱愛遊戲才決定走上音樂的道路。
負責人,同時也是異聞錄創始人的埃德蒙熟練地開始吹噓自己,“如果不是我們的第一個獨立遊戲沒做完,你們絕對能在TGA頒獎典禮上看到異聞錄的名字。”
&neAwards,有著“遊戲界奧斯卡”之名的最高權威獎項。
關理:“……”你們還挺有野心的哈?
“還TGA,你先把策劃寫完再說。”卡蜜拉拿著兩罐冰過的可樂過來,開啟其中一份遞給埃德蒙,同時招呼到來的幾位客人,“要喝點什麼?除了酒應該都有。”
埃德蒙一點兒都沒有被揭了短的尷尬,仿若無事一般繼續往下說,心理素質可謂極強。
“畢竟我們做的是遊戲音樂,主要是為了加強遊戲的氛圍渲染,音樂本身的魅力反倒是其次……”
他說想做遊戲還真不是開玩笑。
身為一個音樂工作室,異聞錄對遊戲的瞭解比起很多遊戲工作室也毫不遜色。
他們都是真正的玩家。
玩家因何而沉迷遊戲?
沉浸式的體驗、明確高效的反饋、參與偉大故事的共鳴……無數人從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的無數個角度去分析,答案各有不同。
埃德蒙相信的是最廣為流傳的那種。
“心流理論,或者說上癮論。”他認為這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滿足,“遊戲是**的象徵,一種上癮機制。”
應用心理學家希斯贊特米哈伊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全神貫注的狀態即為心流狀態。
“心流”的產生往往意味著人類幸福的最高形式:自主而積極地投入某種事業,並將獲得目標感的滿足。
遊戲是近在咫尺的心流體驗。
也是最容易得到的一種。
所有遊戲的誕生都附帶有“內在獎勵”的存在,它使得玩家可以“因充分投入帶來享受”。
古希臘語將其形容為autotelic,意為“自成目的”。
是的,遊戲就是這麼一種東西。
給你一個內在的目的,然後全情投入去達成它。
也終能將其達成。
一切付出必有回報,因而比現實更加迷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