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裡,他們都幹了什麼?”
當關理終於想起被自己拋之腦後的基金會時,已經是第二天了。
論壇正處於可持續性崩潰的狀態。
被漢字模因荼毒了許久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根本看不懂中文的人,乾脆從主系列找來了另外的讀寫類模因。
——以毒攻毒,要死一起死。
等到關理髮現這裡的情況,他們面臨的模因已經雜交變異了好幾茬,呈現出非常豐富多彩的物種多樣性。
“RZTTB 此論壇諸君 douhao
–can you
–曉吾言”
“……”關理看著這條熱度最高的帖子,驚覺自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系統,他講了什麼?”
系統沉默了一下,翻譯道:“認真談談吧,還在論壇的各位朋友,你們能聽懂我的話嗎?”
“這是什麼模因的效果?”他記得自己沒看過這種辣眼睛的專案啊?
系統把論壇的後臺資料拉出來看了一眼,斟酌著說:“應該是不同模因接觸的時候產生了不定向變異,所以造成目前不穩定的讀寫機制。”
所謂模因,即“文化的基因”。
它在資訊傳播過程中的執行機制,也可以類比生物概念裡面的基因。
正如基因有著顯性與隱性之分,模因也是。
每個人的每個表達都是擁有著複合模因的雜交產物,其中必然會體現出本人所接受模因的某些表現特徵。
模因會互相影響——覆蓋、融和、變異皆有可能。
這麼說或許有些難以理解,可以更加直觀地使用個人在生活中的實際現象舉例。
當一個人接受到新的資訊時,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情形。
有人會腦子都不動一下就全盤接受——俗稱被洗腦。
有人會稍微思考一下覺得有點道理——俗稱被帶節奏。
有人會跟自己想法結合揉出新模因——俗稱獨立思考。
有人會覺得沒啥意思看過也不想管——俗稱真路人。
有人會認為哪兒都是毛病下場開懟——俗稱槓精。
當然,這些並沒有包括所有對待外來模因的反應,只是舉了幾個相對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實際生活中,模因效應的體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關係到社會環境與自我性格的方方面面。
而在基金會……
這些被列為SCP的異常模因在互相矛盾的表現效果下互相碰撞,可以融合的就融合,無法融合的直接開啟了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