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到手的兩員大將按進基金會的成員名單,關理又想了想,乾脆建了個群,把自己目前搞到的主要人物都拉了進來。
嗯,這大概算是個工作群。
禁曜:“我記得我是個自由音樂人……所以說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夜靈心:“考慮到你的人脈?”
危羽:“喲,葉凌星你總算不自閉了,可喜可賀!不過後面加進來的兩個是誰?新人嗎?不管怎麼說先歡迎……恆星爆炸?”
遊危覺得這個名字略有眼熟。
等等,這不是他在AS上關注過的畫師嗎?
危羽:“本人?就是那個極彩色的……”
神意:“魔女。”
恆星爆炸:“我有那麼多外號,你們為何選了最尬的一個?”
萬物之本:“艹,笑死我了。”
雖然群裡總共就六個人——雖然系統的賬號也在,但系統不是人——但關理的原則是貴精不貴多,夠用就行。
互相給他們介紹了一下,他便將接下來的任務安排了下去。
由新鮮出爐的兩位專業美工負責《無盡》三級濾網的主要設計,遊危和葉凌星偶爾也可以參與一下。
宣傳預告就更簡單了,等概念設計圖出來之後,讓遊危去加班做影片。
危羽:“我懂了,我是個工具人。(陷入沉思.jpg”
但是沒關係,遊危看了看自己通訊列表的室友/同學/師兄師姐師弟師妹……他似乎可以找另外的工具人來分擔工作。
這就是傳說中的“無限工具人制”!
關理表示很欣賞這種主觀能動性,並默默把“可以找葉凌星幫你”的話收了回去。
既然他一個人就能完成,那就不麻煩其他人了,勞動力是有限資源,需要節省。
萬物之本:“咳……我是說,這樣就算是正式加入基金會了麼?那我可不可以提一個問題?”
O51:“請說。”
萬物之本:“那些很敗人好感的,呃,在無關作品下面討論SCP玩梗的言論,我們這邊有控制一下的打算嗎?”
禁曜:“你是說ky?已經開始了?”
危羽:“豈止,已經氾濫了,我看個解謎遊戲實況都能看到‘SCP基金會已介入調查’。(喝茶.jpg”
ky,一個來源於隔壁島國的網路流行詞彙,是日語“不會讀取氣氛”的發音首字母縮寫。
一般來說,它會被用於諷刺那些發出不合時宜言論的破壞氣氛者。
比如,在與SCP完全不相干的作品下面,提及《SCP基金會》的名字。
嚴格來說,單純的“提及”行為不至於影響太多,兩三條評論,他人一眼就掃過去了,不會在意。
但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這種行為一旦多了起來,“提及者”的語氣態度不可能永遠保持溫和友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表現出了攻擊性。
再加上很多人有“強行認親”的習慣——
“你也知道SCP?”
“682大爺無敵!”
“我們控制,我們收容,我們……”
最終,肯定會有人對這些在別人地盤上“圈地自萌”的人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