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正在寫《殼外定律101》的大綱,用電腦。
更準確地說,不是“寫”大綱,而是羅列最關鍵的劇情節點,以及一些突發奇想的設定細節,以免自己寫著寫著就忘了。
至於世界總述、劇情脈絡這類大方向上的東西,全都被他牢牢地記在腦子裡,根本不需要寫出來。
很多人以為每部知名作品背後,肯定都有一份詳盡到恐怖的大綱。
但事實上,到底有沒有大綱,全看作者的個人習慣。
文深只有在寫第一本書的時候,試著整過大綱。
那本書沒有寫完。
原本預定的大綱劇情尚未行至中途,就被無數新的思路衝擊得支離破碎。
然後他就明白了,他不適合學別人寫大綱。
放棄崩塌到無以為繼的處女作之後,文深很快便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
先確立全文所要表達的核心,接著在此基礎上構建出世界觀的輪廓,細化整體並稍微勾勒一些閃光的敘事節點,任由它們在背景中自行延展,以命運般的巧合聯結起因果。
最後,確立幾個主要人物,選擇一個足夠有爆點的時間作為起始,把他們扔進這個已然成型的世界。
故事就會從這碰撞中噴薄而出。
在腦中生成一本書就是如此簡單的過程,最難的反而是將那些抽象的情感與轉折具象化為文字的過程。
敲下最後一個句號,文深點選儲存,把進度條拉回到最上面,從頭檢閱了一遍。
暫時沒發現什麼問題。
那麼……
他看向自己眼前的螢幕——並不是實質存在的電腦螢幕,而是一個浮於視線中的半透明螢幕——名為“文娛復興系統”的顯示介面。
上面整整齊齊排列著“文未復”名下的全部作品,以及對應的影響指數。
絕對真實的,未經任何額外注水的作品綜合資料,精確到不同平臺的每日風評趨勢。
這讓文深能夠比其它作者都更迅速地得到反饋,並針對性的調整自己,不斷獲取進步。
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文深才能很快接受關理的“穿越者”身份。
畢竟連繫統都有了,相比之下,穿越都沒那麼離奇了。
除此之外,這個系統最大的用處就是進行截稿警告。
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
文深便是這一理論忠實的踐行者。
雖然身負文娛主角標配的系統,但那系統里根本沒有可以不勞而獲的“作品”亦或“能力”,只有多到可以埋死人的寫作理論。
他以前還想過為什麼沒有“作品”,畢竟文娛流……咳,文抄流裡面都是那麼寫的:完成系統任務得到積分,來換取其它世界的作品,釋出出去獲得更多聲望和積分,無限迴圈。
現在他有些明白了。
大概是因為時空版權局吧。
有這麼一個嚴防死守一切跨世界文化侵權的組織存在,文抄公怕不是已經絕種了。
而那個名字看起來很牛逼,實際上就是個大號寫作教材的“文娛復興系統”,是被文深當私人編輯用的。
眾所周知,系統當中有一類,任務要求必須執行,說不定還是限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