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理所知的記憶中,洛夫克拉夫特是一個死了之後才火起來的奇幻作家。
他生前寫出來的書,被後繼者德雷斯歸納整理為“克蘇魯神話”體系,而後德雷斯又對全世界開放了該體系的版權。
於是,克蘇魯體系在數量龐大的後繼者與跟風者參與下,逐漸將影響力擴大到全球,並在數十年的流傳中深刻影響了現代小說影視遊戲等文化創作領域。
作為其首創者的洛夫克拉夫特,就這樣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
又因洛夫克拉夫特這個名字的英文是Lovecraft,直譯中文為“愛手藝”,於是他被國內的克蘇魯愛好者們稱為“愛手藝老爺子”。
認真說起來,關理是先知道了SCP基金會,然後才從基金會了解到的克蘇魯神話。
在集體創作體系這一方面,克蘇魯可以說是基金會的前輩,但兩者之間的風格差距也很大。
或許是因為同樣小眾,同樣涉及到人類對世界的未知恐懼,又同樣世界觀複雜、專有名詞一群……
總而言之,在另一個世界,克蘇魯與基金會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或者是做比較。
例如“克蘇魯和基金會誰更強?”“克蘇魯裡的邪神能被基金會收容嗎?”“如果把克蘇魯寫進基金會會怎麼樣?”這一類的無意義問題,總是層出不窮。
就算回以“對比不同作品的戰力請直接把雙方作者拉出去打一架”這種無奈之語,也沒辦法阻止更多人興致勃勃把兩個世界體系揉到一起比來比去,或者進行新的融合性創作。
於是,不堪其擾的雙方愛好者們定下名為“拉萊耶協議”的預設規則——在雙方的創作中都不能直接使用對方的設定,更不能無腦玩梗!
然而拉萊耶協議並沒有磨滅某些基金會作者寫克蘇魯的熱情。
不能直接寫,那就自己改編後再寫。
不能直白玩梗,那就拐彎抹角玩梗。
畢竟基金會對一切有想法的創作,都是採取鼓勵態度的。
哪怕是再扯淡再反人類再突破常規的寫法,只要被人認為有趣,被基金會的成員認定是“有意義”的,那就能被保留下來。
——這就是基金會的“up/down”投票機制。
任何作品一經發出,就將接受所有成員的投票檢驗,以0分為起點,每有一個“up”加1分,反之每有一個“down”減1分。
若是得分長期為在負2分以下,且沒有回升跡象,這個作品就會被管理層刪除。
所以,只要寫得足夠有趣,只要不強行玩梗,只要能讓讀者認為這個克蘇魯元素加得創意性十足,那作品就會被保留下來。
427和582就是這種從拉萊耶協議中漏出去的產物。
然而關理最佩服的還是艾斯特,竟然能夠從這兩個根本不搭邊的專案中,發現一個難記得要死的名字……
真是太可怕了!
總有種自己的底細會被這人扒乾淨的危機感。
好吧,現在還不到擔心這個時候。
現在的關鍵是——
要怎麼把艾斯特糊弄過去?
告訴他這個人只是基金會世界觀裡的一個人物?因為有背景故事所以沒有被遮蔽名字?
那也沒法解釋427為什麼要用他的名字命名啊!
更何況後面還會出現另外一些加入了克蘇魯元素的基金會文件,代表作就是SCP2662克蘇魯滾粗!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關理給自己找了一堆理由,用來說服自己去搞事。
不,這不是搞事。
這只是個順其自然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