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中文網—﹃ 值得收藏的網路小說閱讀網
接下來的幾天又錄製了十幾期的康熙來了。
洛一明總共只用了十天的功夫,便完成了一個月工作量的帶班工作。
剩下最後兩期節目,洛一明收尾後,這邊的工作他就完成了。
而在他馬上要告別康熙來了,內地央視那邊,董青的電話傳來了好訊息。
原來,央視臺長趙力永在看完中國好聲音巔峰之夜的第二天就口頭批准了董青和洛一明的新節目朗讀者。
只是,央視要決定一個節目的上線,需要全臺資源的配合,由下往上,逐個部門都要進行預審簽字。
原本,七個工作日這件工作能夠完成。
偏偏遇上了十一長假,很多部門領導請假,一拖再拖後,就來到了十月中旬。
不過,好飯不怕晚,最終,洛一明的這個新綜藝朗讀者成功上岸。
董青告訴洛一明,節目應該會鎖定在十一月中旬播出,現在還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通知到了洛一明後,關於節目需要邀請的嘉賓,會由洛一明和央視方面的負責人董青一併決定。
節目的形式,大體保留洛一明的原版,央視只在大方向上進行微調。
可以說,正能量滿滿,弘揚正確價值觀,倡議大家讀書的朗讀者,央視還是很認同的。
這也算是央視最快認可的綜藝。
洛一明得到這個訊息後,可謂歸心似箭,朗讀者的打造,洛一明有意安排在央視,不光因為前世這個節目屬於央視。
更在於這檔節目的氣質,靈魂,與其他衛視更不相配。
實際上,洛一明的朗讀者並不是和前世的朗讀者。
前世的這個綜藝除了邀請明星外,還會邀請一些文學界,學術界,各行各業的人來分享讀書的樂趣。
每期節目請來四五個讀書人,拼湊出一期節目。
不過,在洛一明看來,請來一些冷門行業,大家並不熟悉的人來讀書,央視的朗讀者做到了正能量的傳播,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然而在節目的代入感上,表現力上,都很差強人意。
洛一明的朗讀者,他的基調和大牌來了差不多,請到的人,還是觀眾們熟悉的。
雖說嚴格意義上不都是娛樂圈的明星,可哪一個單拎出來,在社會的影響力,甚至對於娛樂圈的影響力,都非同小可。
文化圈的人,學術圈的人,他們肯定是讀書的,你把他們請來一個節目讀書,實際上,並不讓人覺得有什麼衝擊和震撼力。
大家更多的會覺得理所應得。
你吃這碗飯,理應讀書。
可如果是娛樂圈的人,那些給人印象只會演戲,不會讀書的明星,他們用朗讀,和訪談,溝通,來給年輕人,指引一個方向。
這檔節目帶給人的思考將是巨大的。
明星身上的流量更會確保節目的收視率。
直白的說,朗讀者是大牌來了的加強版。
把演講換成了朗讀,用一本書中的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
洛一明弱化著央視朗讀者的呆板,加入了他全新的娛樂讀書模式,每期只請一個人,讀書他可以讀一本書的幾段,或者可以讀幾本書的選段,讀書之後,分享讀書感悟。
這樣的操作,朗讀者的感言,自己的風趣幽默,加上董青的知性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