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臉色蒼白的大漢出聲,眼中有焦急之色。
此人面白並非患有疾病,亦非惶恐畏懼,乃性格如此,但凡發怒當即面色發白。
這位大漢,正是歷史上留下名號的燕國勇士秦舞陽。
秦舞陽十二歲殺人亡命,眾人對其皆敬畏有加,不敢有絲毫忤逆,後來得知太子丹好結交豪俠,這才前去投奔。
由於秦舞陽勇武過人,即跟隨田光參與這次行動。
田光身旁,除了秦舞陽這位勇士以外,還有另外兩名大漢,分別是夏扶以及宋意,皆勇武過人之輩。
說起這兩人,歷史上皆為荊軻故友,曾在易水河畔為荊軻送行。
特別是夏扶,當高漸離擊築高歌,荊軻說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話以後,夏扶更是拔出佩劍,厲聲喝道:“君此行有去無回,某雖不能隨君而去,亦不願獨活!”
言畢,夏扶遂拔劍自刎,先荊軻而去。
當然,此時的夏扶、宋意,尚且未與荊軻相識,更沒有絲毫友情可講。
其實不僅僅是宋意,作為將荊軻引薦給太子丹的田光,可以說是燕國真正的豪俠,不僅為人仗義,而且交友極其廣闊,甚至與不少朝中公卿都相交莫逆。
田光得知太子丹欲刺秦王,遂將荊軻引薦給太子丹,太子丹接納荊軻以後,反而告誡田光:“所言國之大事,願先生勿洩也!”
田光與太子丹分別以後,對荊軻說道:“吾聞長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勿洩,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願足下急見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田光遂毅然拔劍自刎,太子丹聞之跪拜哀泣。
荊軻刺秦雖然失敗,卻流傳百世,後世對這段時代歷史稍微熟悉之人,都聽聞過荊軻名聲。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荊軻刺秦以前,就有兩位豪義俠客先其而去?
田光者,俠義之名揚天下,卻因太子丹交代莫要洩露訊息,而自愧非節俠也,自刎以釋太子丹之疑。
夏扶者,雖不能與荊軻共刺秦王,亦不願好友獨死,於送行之際拔劍自刎,先其而去。
此等豪俠,古今罕見,現在卻都因趙嘉之故,齊聚於此。
田光看著面色發白的秦舞陽,沉聲道:“入燕之秦人,何止兩百餘人,若吾所料不差,這些送死之人皆為誘餌罷了。”
“秦人尚未真正動手,吾等拭目以待即可!”
遠處隱秘山丘之內,黑衣蒙面女子看著秦國刺客傷亡殆盡,都沒有其餘勢力出手,不由微微嘆息。
“都吃定我秦國必殺趙嘉,故皆想坐收漁人之利。”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等待了,今日必殺趙嘉於此地!”
“嗚嗚嗚!”
黑衣女子話音剛落,號角聲當即響徹天地,千餘身穿甲冑的秦人從各個埋伏地點蜂擁而出,繼而結成戰陣朝著東部山丘殺去。
正靜靜等待的田光,看到秦人傾巢而動,這才笑道:“秦人已然盡出,吾等坐看風雲即可!”
直到此時,田光才真正放下心來。
按照負責關隘檢查通關文牒將領送來的訊息,此番入燕秦人正是千人左右,如今這些秦人盡出,事情已經都在燕國掌控之中。
“回防,護衛君上!”
正打掃戰場的蘇默,看到忽然湧現出如此多全副武裝的刺客,不由臉色微變,急忙喝令眾人前往東部山丘佈防。
也不怪蘇默反應如此之大。
如果這些都只是單純的刺客,哪怕人數高達千人,蘇默也自信能夠憑藉麾下三百精銳,將千人刺客斬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