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所奪十五座城內,擁有兩座高山,分別為號山以及上申山。
這兩座高山海拔都高大數千米,位於這塊新奪之地的正中央,幾乎將這塊地分為南北兩半。
其中上申山位於平周以東,毗鄰生水以及長城之畔,乃抵禦秦軍之重地。
除此之外,在靠近原趙國太原郡方向,還有一條連綿不斷的山脈,被稱為狐岐山脈。
狐岐山脈位於少陽山西南方向,當初趙嘉誆騙秦國準備割讓的三座城池,就是位於狐岐山脈以東。
趙國能夠保住太原郡這麼多年,也是因為少陽山與狐岐山脈的地勢。
狐岐山及東部昭餘祁附近城池,合稱為祁地。
狐岐山乃趙國西部之屏障,昭餘祁更是被稱為九大湖泊之一,汾水淤泥所堆積的平原,讓昭餘祁四周成為一片十分肥沃的良田。
在此之前,昭餘祁乃秦、趙、韓三國交界處,這塊地歸屬於秦,猶如一個拳頭轟進趙、韓兩國腹地。
當初秦國奪去這片土地,不僅僅因為其戰略位置重要,更因為這塊地十分肥沃,乃是產糧大地。
只是如今,這塊地又被趙嘉奪了回來。
當然,祁地只能代表趙嘉所奪這塊地南部,由於北方還有大片土地,且有上申山這座險要山巒作為屏障,趙嘉就將這塊新奪之地,稱之為申岐之地。
中陽,位於申岐之地正中央,東臨狐岐山脈,北靠離石要塞。
趙嘉此時,正率領麾下文武屯兵中陽。
“王父將我封為平岐君,並且將申岐之地十五座城贈予我做封地,令我統帥麾下兩萬騎兵,駐紮此地防禦秦國。”
“對於此事,諸位有何看法?”
突如其來的冊封,並沒有讓趙嘉被喜悅衝昏了頭腦,臉色反而變得有些凝重。
范增、李斯聞言,互相對視過後,眼中都露出驚喜以及擔憂雙重複雜的神色。
年僅二十歲的趙嘉,就被封為平岐君,且擁有十五座城作為封地。
如此殊榮,縱觀諸國曆史,都獨此一份。
要知道,哪怕是如今權傾楚國的春申君黃歇,當年因為跟隨楚王熊完入質於秦數年,最後甚至相助熊完逃回國內繼承王位,也只被封了十二座城作為封地。
被封為君且擁有廣袤封地,也就意味著趙嘉日後能夠光明正大的招募文武,徵召軍隊。
十五座城內軍政大權,也幾乎都有趙嘉說了算。
這也就相當於,受封平岐君的趙嘉,已經相當於小的諸侯,幾乎擁有了完全獨立的政治、軍事權利。
雖然在名義上,申岐之地仍舊歸屬於趙國,卻可以算是趙嘉私人領地。
只要趙嘉有本事,讓申岐之地百姓徹底歸心,日後就連趙王,都很難再對這塊地指手畫腳。
如此封賞,不可謂不豐厚,甚至有些豐厚的讓人不可置信。
李斯、范增作為趙嘉門客,看到主人有此封賞,自然也是與有榮焉。
可惜的是,無論李斯還是范增,都是非常聰慧之人。
他們也能從榮耀的背後,看到潛在危機,以及被作為棋子的悲哀。
現如今,若說秦國最恨何人,非趙嘉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