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繼續說,你們自然會聽明白的。”宋小朋不疾不徐的說道,“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遠看高處的山有色彩,走到近處的水卻是聽不到聲音。按道理來說,遠看山色應該是模糊的,走到近處聽流水是有聲音的,對吧?”
“是啊!”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只是,何為有色?”宋小朋問道。
“因為有花草樹木。”王阿婆道。
“有陽光……”
“都對,但是都不全面。”
“那怎樣才算是對的呢?”
“對的,我也不清楚,不過,我可以將自己的理解給你們分享。遠看山有色,清秀俊朗紅溼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這就好比陽春白雪,浮躁者沒有欣賞的資格。在這裡,我們作為修道者,任何浮躁都不行,必須有心靜如水。但又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能欣賞之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看似矛盾,實則不然,動靜的取捨,則需要一個人的心靜如水,方能感受到,還能做到遊刃有餘。你們會問為什麼如此神奇?想要讓人一探究竟?
能這樣想,說明你們的心神和山水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因為‘無聲’,無聲,在普通人的眼裡是一種美,在我們的眼裡,則應當是一種心境。
縮小範圍,就是我們人內體的心做到與自身經脈遙相呼應,動靜相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聲無聲融為一體,心神合一,與天地融為一體。”
“感覺好抽象啊!”
“是有些抽象,可你只要想通透了,也就不覺得抽向了。”
“我還是無法理解。”椰梨、小琴、藍小月齊齊搖頭。
“院長,那咱們學院的文明體系規則,我該怎樣融入呢?”王阿婆問道。
“你不愧是學院的第一人,反應如此之快。”宋小朋笑道,“比我當初踏上這條路的時候都要快。”
“富強,民主,公平……這些菁華的說辭,你有沒有覺得,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嗎?好吧,那我換一種說法,是不是人類這顆大樹在歷史的沉澱下,得來的高度總結?形成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律呢?”
“星河文明,拋除自然規律的一部分,其實這些是佔據主要的。”王阿婆恍然大悟。
“那你覺得你的道基是什麼?”宋小朋問道。
“就像是這山間四時,看似有著不同的變化,實則能夠相安無事,都能遵循屬於自己的規律去發展。就像是星河文明的總綱,萬物存在自有存在的規律,它們能夠相安無事,說明和諧。我的道基,那就鑄造和諧。”
“不錯,不錯。”宋小朋本來以為王阿婆會領悟其他的道基,沒想到居然是和諧的道基,看起來有些輕率,可只有宋小朋清楚,有些東西,王阿婆無法說明,只能會意罷了。
不過,聯想到它的身份上古巫族,宋小朋倒是不覺得奇怪了。
王阿婆說完,整個人就開始調息閉目。
宋小朋則是站起身。
其他人也都紛紛站起身。
王阿婆這是要突破境界了嗎?
眾人只見周圍的天地靈氣不斷的匯聚在王阿婆的周身,越來越多。
望著王阿婆周身的變化,宋小朋最明白這種美好的感受,不過,自己突破是一回事,望著別人突破又是一回事。
王阿婆變化是從四肢開始,令宋小朋不明所以。
四肢上出現了蓮花虛影,接著,便是頭頂,有種陰陽五行自圓其說的感覺。
慢慢的宋小朋才看出了門道。
王阿婆的道基是和諧,講求的就是自身的感悟和修為達到周身平衡,維持一種和諧的狀態,這是王阿婆凝練的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