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趙如熙在郭季同造成了大失誤的情況下,只花了大半天的功夫,就把邊關糧草計算清楚,就立了大功。當時蕭圪雖賞賜了她一些金銀綢緞,但誰都知道這點賞賜跟她立下的大功比,遠遠不夠。
現在邊關戰事結束,不光邊關將士以及如張常慎等這樣的大臣需要論功行賞,趙如熙的功勞也需要重新進行嘉獎。
第二日下晌,康時霖就派人來傳話,讓趙如熙去他家一趟。
趙如熙猜到是這件事,趕緊去了康府。
“知微,你年前立了大功,今日下朝後皇上叫了我去,問我你想要什麼。他欲封你做縣主,你覺得如何?”康時霖問道。
這倒跟蕭令衍和趙如熙昨晚猜測的一樣。
趙如熙擺手道:“我不過是幫朝廷做了一點小事,哪有什麼功勞?縣主之位是萬不敢當的。”
康時霖笑了起來。
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主動要。如果主動要了,就是利慾薰心,就做事情目的性太強。這樣的人往往不討人喜歡。
康時霖是個真性情的人,但他非常清楚皇帝的心理。他知道,皇帝定然喜歡聽趙如熙這樣的回答。
“皇上是個明君,向來論功行賞。別人做了事都有功就賞,論到我徒弟卻什麼都不要,這可不行。皇上特意把我叫去,也是看重你我的意思,給你你就別推託了。你趕緊想一想吧,是要縣主之位,還是要別的什麼。”
趙如熙這才垂眸做思考狀。
縣主、郡主、公主,這些封號雖說一般是給皇家女子的,但一旦民間有女子在某些方面為朝廷做出了大貢獻,朝廷也會給予這些封號。如果那個女子嫁了人,就會封為“某夫人”。
這是給女子的殊榮,也是這個女子立身的保障。有了這些封號,以後嫁了人,婆家是不敢隨意磋磨的,否則就是對皇家的蔑視。
趙如熙一直想自己做豪門,所以一直希望能獲得個封號。但她不想要這種帶有女子特徵的封號,而是想要封公、侯、伯、子、男這種男性獲得的封號。
作為一個現代獨立女性,到了古代後又被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寄予了厚望。她既有能力,便想替女子爭一爭與男子的同等待遇。所以哪怕不為了趙元勳,也沒有未來齊王妃的頭銜,她也是不願意接受縣主封號的。
她抬起眼眸:“師父,我想憑我自己的能力考進士做官。得了縣主的名頭再去做官,別人會以為我得到的官職與地位都來源於皇家恩典,他們與我合作,一起共事,不是因為我有那份能力,而是看在皇上的面上。這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皇上的這份恩典與好意,我心領了。”
康時霖聽到這話,眉頭就皺了起來。
他自己就是個沒有功利心的人,否則先皇給他封爵的時候,他就不會拒絕了。
趙如熙不願意要這個縣主的封號,他也無所謂。他覺得只要人有本事,就算沒有爵位,走到哪裡別人也能高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