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與快滴合併了,兩家在陰曆7月7日這天宣佈,被稱作情人節攻略。
易行打車CEO餘雙鵬及快滴打車CEO呂川煒同時擔任聯合CEO。
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可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
實際也是如此,這種聯席CEO制度在公司內部只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呂川煒就將所持有快滴股份都賣掉,從此淡出易行與快滴。
實際上,無論是餘雙鵬還是呂川煒,都沒想過,一個估值超百億美元的網際網路新貴企業,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締造出來,這在從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創業倆字,寫出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就像在晚上推開一扇門,外面漆黑一片,你不知道沿途有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只能走下去,無法回頭。
其過程基本可以類比成遊戲內,你在無視野的野區瞎逛,也不知是能打到BUFF,還是在草叢內被幾個猥瑣大漢伏擊。
只有陸炎,早早看清大勢走向與發展,在合適的時間,投錢、入局、招人。
實際上,一個人想成功,光有眼光還不行,還得有能力,以及運氣。
原來的滴滴CEO程衛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像劉皇叔一般,特別會招攬人才。
令一時空,他也是一個狠人,83年出生的80後,不到三十歲,就做到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
然後在所有親戚朋友的反對下,自主創業做網約車。
那會智慧手機剛剛興起,4G還未商用,支付寶在手機端,也不是特別流行。
可他還是從光明的阿狸出來,一頭扎創業的黑暗森林中。
產品不行,不懂技術,推廣艱難……!
如果不是2012年冬天的大雪,也許就沒有滴滴了。
實際上,13年、14年的冬天,北方下雪都不多。
程衛後來回憶這段經歷,都有些後怕。
但程衛最厲害的地方,其實是在組團隊。
創業之初,他去請教阿狸的關明生要怎麼做。
那位是阿狸老臣,2000年就加入公司,只比蔡淙信晚一年,是阿里的首任COO(營運長),後來任CHO(首席人才官)。
關沒給程衛講別的,就講了馬耘是怎麼組建團隊的。
說:你看《三國演義》,一大半的時間都是講他們如何加盟的。怎麼找到他們,怎麼判斷他們。
後來,程衛就把40%的精力,都花在招聘上。團隊組建後,怎麼打動他們,怎麼融合,又佔據了他全部工作的80%。
程衛招攬的第一位悍將,是張箔。
因為他和投資人王罡都不是技術出身,所以找了一位技術合夥人,慷慨地給了對方30%的股份。
後來,發現這人的技術完全不行,差點因為技術短板被淘汰。
之後很偶然的機會,才請到在千度做研發經理的張箔,有了合格的CTO(技術長)。
後來,人們評價滴滴的成功因素為:阿狸的人、千度的技術、企鵝的錢。
技術方面,指的就是張箔和他領導的團隊。
而招攬柳清的過程,就更傳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