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已經是餓了麼的第四次融資了。
第一次,蘇藜出面的三昧真火投資公司,六百萬美元。
第二輪,三昧真火、經緯中華、金沙江,共投八百萬美元。
第三輪,2500萬美元,紅杉資本領投,三昧真火、經緯中華、金沙江跟投。
這幾家都是專業投資公司,不管具體的公司運營。
所以對於陸炎躲在幕後的事,縱然調查出來也不覺有什麼,還覺得這家公司前途不小。
但這一次不一樣,領投的是大眾點評,擬投資額度為8000萬美元,給餓了麼的估值是五億美元。
之所以選中餓了麼,也是想在團購領域之外,開闢一個新的戰場,跟美團再打一場。
可仔細一查才發現,這家發展良好的盛海本地企業,在起家之初,就接受了陸炎的風投資金,前後幾次加起來,有一千五百萬之多,佔有相當多的股份。
這種情況下,還怎麼用餓了麼打美團外賣啊!
可如果不進行外賣大戰抗爭一下,大眾點評最好的結局,就是儘快跟美團合併。
否則一旦走下坡路,估值下降,歷次風投的資方,也不會答應的。
是以無論多高的代價,大眾點評都要把“三昧真火”在餓了麼的股份買過來,再投資。
這樣就形成了,大眾對美團,餓了麼對美團外賣的商戰格局,還能穩一下市場份額。
否則任由美團發展下去,大眾點評這邊,就真沒什麼希望了。
張韜創業至今,也是有一顆雄心的。
同樣知道,如果美團吞併了大眾,他必然要失去話語權,離開管理層。
這就是拿風投資金創業的悲哀,名義上是創始人,是老闆,實際處處受制於資本。
倒是陸炎這傢伙,每次都是巨資開局,叫人羨慕不已啊!
炒股就能有十億身家,這點真是比不了啊!
張韜真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餓了麼公司總部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內,瞧見“三昧真火”公司三人組,陸炎、蘇藜、包不凡。
三個人居然都到場了,張韜瞧的臉上一喜。
要一個人來的話,扯皮的可能性比較大。
三個人都來,看來他們售出股份的意願不小啊!
其實關於“三昧真火”投資公司,所持有的餓了麼股份的事。三人的態度趨於一致,都是賣掉。
這兩年實體經濟不怎麼好,包氏集團債務壓力很大。
蘇藜那邊,家中珠寶行業還是從前那樣穩妥,但服裝方面,就出口銳減,產能過剩了,同樣需要資金支援。
唯有陸炎是不缺錢的,他主要是從即將到來的外賣大戰處考慮。
美團系資金不退出,餓了麼很難獲得上億美金的戰略性投資。那這筆投資的收益,就沒啥上升潛力了。
阿狸、企鵝、京東、大眾點評、中信產業基金,十有八九會另外扶植一個外賣企業。
當然,這些公司,並不一定站到同一陣營。
相比於未知的潛在對手,他還是覺得張阿豪更讓他安心一些。
因為他從前,就研究過美團與餓了麼補貼大戰的一些細節,這對今後的商戰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