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號初五這天,陸炎驅車離開三江市,從濱城乘飛機直接回金陵。
老爹這邊,他先給轉了三千萬。讓陸振山能將地產公司的框架搭起來,維持先期開銷。
餘下的或是貸款,或是陸炎再追加都好說。
因為再有幾個月,下一個年度的廣告代言費用就能收取了,兩個多億的現金收入啊!
或者他這會去參加什麼綜藝,也能賺不少錢的。
奈何他這會時間寶貴,可是沒時間去參加什麼綜藝節目的。
連沐天波那邊,也只是見了一面,事情談妥就讓老爹跟沐天波自己商量去了。
他卻是要回金陵,早點將他的晶片公司辦起來。
出於長期發展的考慮,晶片公司是要放在神州科技名下的。
透過賣手機賺錢,然後砸錢研發晶片,良性迴圈。
否則以他個人的名義出錢,想把神州科技每年的盈利轉到晶片公司,終究是有些麻煩的。
至於手機公司這邊,陸炎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且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多次給出重要意見。
以林彬為首的幾名小股東,對陸炎的提議,還是非常認可的。
話說這幫人私下回憶創業以來的一些事情,自己也有些納悶。
感覺這陸炎就像有魔法一般,無論誰跟他有分歧,總能被說服,啥事都有理。
不過最初確實有些分歧,就是“貿工技”與“技工貿”之爭。
說的更通俗些就是,聯想模式與華為模式之爭。
2010年的華為遠不如今後幾年那麼強大,“貿工技”也不是一點市場都沒有,卻被陸炎,很輕易的“統一”思想了。
然後大夥開始考慮晶片公司名字的問題,最終被叫做“崑崙”,自然是希望,公司設計的晶片。能像崑崙山脈一般,傲然挺立於國際市場了。
2月22號,由神州科技公司全資控股的崑崙晶片有限公司,在金陵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低調掛牌成立。
但晶片研發這塊,還不能立刻開展。
主要原因是,缺人!
陸炎對此的策略就是,高薪招人,高薪挖人!
第一是要在以央大、華清、京大等一眾名校中,高薪招聘微電子等晶片相關專業的畢業生。
第二自然就是要從國際知名的晶片廠商那邊去挖人了。
如英特爾、三星電子、德州儀器、華為海思等。
考慮到那些知名廠商,在手機相關配件領域的統治地位。
陸炎沒大張旗鼓的在英特爾、德儀這樣的公司大肆挖人。基本上就是一家一兩個,瞧著不是那麼特別明顯。
透過獵頭公司,和在央大學習時搭建起來的關係網,經人介紹把這些名企的高階工程師約出來一通聊,再輔以“道友留步”、“與我有緣”的戰法。
再加上稍高一籌的薪水,挖人這塊,簡直是無往而不利。
而到了跟海思晶片打交道時,就沒那麼顧忌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挖了十一名高階人才。
短時間內這麼多人高階人才申請離職,海思的掌門人何亭箔女士自然察覺到不對勁。
在業界一打聽,也就知道神州科技公司,成立一家名為崑崙晶片的新公司,正在四處招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