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老佛爺厲害吧,但只要慈安在世,她絕不敢造次。
而孝賢皇后對後宮的管理更是井井有條,這點是得到乾隆皇帝無數次肯定的,倘若果真有打胎害死龍種的傻逼,恐怕皇后第一個乾死她!
尤其是底層的嬪妃,每天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自從進入深宮之內,大多數人有機會見到的唯一真正男人只有皇帝,甚至很多人連皇帝都沒有見過。
唯一逆襲只能靠生兒子,那些出身高貴的嬪妃們,剛入宮就能獲得很高的爵位,因為人家孃家牛逼,連皇帝都要禮讓三分。
翻牌子自然有更多機會,兒子獲得榮耀與爵位的機會更多。
要不是孝賢皇后的前後兩個兒子早夭,哪還有嘉慶皇帝?琰什麼事。
咱們為什麼喜歡後宮戲?
因為它淋漓盡致地呈現複雜人性和權力鬥爭。
?潘炕噬稀⒖啾蘋屎蟆㈠幸L?蟆⒍允皺?傘⑼登樘?健⒗骱μ?唷⑻?砉??⒏吒凰?淄酢?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後宮。有人從戲裡看出成功學,有人看出資訊傳播鏈,有人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場域和行為。
更多人熱衷於搞人際關係、玩弄手腕的後宮,把彼此的精力損耗、智商抵消,最終沒戲。
表面一個男人說了算,實際上誰都可以影響他的判斷。
表面等級森嚴,實際一夜春宵就可以飛上枝頭做鳳凰。
表面是女人之間鬥來鬥去,實際是每個女人背後都連著一大家子的性命和利益,說到底還是拼爹、拼色、拼財勢、拼演技。
看似場景極盡華麗,所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說白了不就是男女關係那點事?
皇太后不就是婆婆,皇帝不就是老公,生了孩子的更有話語權,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想活得有安全感,在後宮總要跟太醫交情好,也就是醫院必須有熟人。
侍衛更簡單,不就是刑警叔叔?
現在電視滿屏只有兩種戲:戰爭劇、後宮劇。直接用四個字概括:明爭暗鬥。
前一個劇種負責明爭,後一個負責暗鬥。
每年一萬五六千集的電視劇,觀眾只有可憐的幾種型別劇可看:諜戰的、涉案的、後宮的、倫理的……
投資方看什麼劇好賣一窩蜂湧過去,難免良莠不齊,最後直接引來封殺令,大家都徹底安生了。
在丁誠看來,人家美國是搏擊俱樂部,時代週刊曾經有個封面故事,現任總統會向前任們諮詢執政意見,尤其是外交策略,不會因黨派或政見不同,或是競爭對手而有心理障礙。總統競選是明鬥,鬥完大家還是朋友。
咱們只能玩宮廷劇。所有人都懷陰謀論,升官、發財、求職全憑手腕和關係,因為大家的智商都被互相抵消了。
網友甚至把甄?執?謀喑汕騫?娑爬???凹牽???董事長,皇上=總裁,皇后=執行副總裁,皇貴妃=人力資源副總或運營副總,貴妃=其他副總裁,妃=總監,嬪=業務經理,貴人=高階經理……
皇宮是權力導向的,職場是目標導向的。皇宮最好攪成一鍋粥,皇帝好渾水摸魚,左右平衡。
職場是要完成任務指標的,到期完不成任務沒獎金髮,當然國企例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