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看,背後還有字呢!”
小郡王叫喚一聲,石碑反面果然刻滿文字,卻一個字都看不懂,就像一個個火柴梗似的小人,分別做出各種姿勢,看得出是表音的字母文字。秦北洋卻感覺眼熟,才想起在北極維京陵墓裡,也有許多類似文字——傳說是奧丁大神發明的魯尼文?
這一路必將有許多奇異的發現……
又隔三日,翻過崎嶇的杭愛山脈,到了前清的外蒙古首府烏里雅蘇臺城。尚有小股中國駐軍,但已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又將為之一變。駐軍向小郡王彙報,昨日有一群白俄探險隊經過向西而去。
追蹤的方向沒錯,他們沿著扎布汗河,穿過荒漠無人區,走了足足六天。
秦北洋的身體越來越差,必須經常停下休息,癆病鬼似的咳嗽。小郡王以為他染上了鴉片癮,秦北洋如實以告——如果不是古墓裡的氣場,自己早就死於癌症了。
小郡王拍了下大腿:“媽呀,我在庫倫見到你,還以為見著了鬼。記得在巴黎嗎?我把公寓借出來給你,跟法國小護士一起照顧你,當時你就說自己活不了兩個月了。”
“我生於古墓之中,想必後半輩子都將終老於地宮。”
這個秘密,他也告訴了沃爾夫娜,白俄少婦點著篝火回答:“自從兒子和丈夫死後,我已把自己當作了死人。”
到了科布多城,就能望見阿爾泰山的雪峰。沿途發現不少白俄人的痕跡,這些人一路獵殺野物,破壞草場,留下插著十字架的墳墓。伊萬諾夫上校似乎就在眼前,那根小尾巴就要被抓住了。
阿爾泰山隘口前,亂石叢生的半荒漠山坡,他們發現了白俄人的營地。雖然不見一人,但篝火灰燼還沒冷透。三人縱馬追趕,九色也嗅到什麼?轉入一道深深的山谷。翻過這道山,就是新疆省。秦北洋感覺氣候涼爽,九月如同初冬,肺裡更難將息,怕是隨時會墜馬。沃爾夫娜緊跟左右,有時還會扶他幾把。
前頭傳來轟隆隆的聲響,秦北洋判斷這是爆炸聲,要麼是在打仗,要麼是在點炮爆破?
九色加快步伐,看到幾十匹俄國馬。但只有馬,沒有人,散落在溪流邊喝水。馬鞍上還有寫著俄語字母的彈藥和糧食。
秦北洋發現兩條龍脈順著山勢而來,在一塊陡坡前迎頭相撞,絕佳的龍穴形勢。但這龍穴已露出個大洞,到處佈滿碎石,還有燒焦的痕跡,飄著火藥的硝煙味。不消說,剛才聽到的巨響,就是白俄人用炸藥開啟墓穴。
指引白俄人發現古墓的,是矗立在山坡上的一尊高大石碑。
秦北洋騎在馬上,讀出碑上的幾個隸書漢字,大喊一聲:“李陵碑!”
碑文漶漫不清,皆是漢朝隸書,想必已有兩千年了。他又看到“隴西成紀”字樣,以及“李陵”、“匈奴”、“單于”等等,確認這塊墓碑的主人,正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漢武帝時代的名將李陵。
漢武帝為汗血寶馬,派貳師將軍李廣利遠征大宛,再徵匈奴,命李陵運送糧草。李廣利是皇帝寵妃李夫人與寵臣李延年長兄,才得到百般重用。李陵是名將之後,性格高傲,不願為裙帶關係的小人打下手,寧願從居延橫渡大漠,孤軍深入單于王庭。在阿爾泰山被匈奴鐵騎包圍。李陵固守營壘血戰,全軍覆沒被俘。漢武帝以為李陵投降,便誅殺了他的一家老小。
滿朝文武,唯有司馬遷說了公道話——李陵孝順老母,愛兵如子,以寡敵眾,箭矢用盡,人馬戰死,力竭被俘,古時名將不過如此。他又暗示皇帝的小舅子李廣利貪生怕死,未能及時救援。漢武帝勃然大怒,下令閹割了司馬遷。
在屈辱與絕望之中,太史公完成了《史記》——如果沒有李陵事件,也不會有這部人類最偉大的史書(私以為,沒有之一)。
小郡王也熟讀草原民族的歷史:“李陵不過是詐降。但被漢武帝滿門抄斬之後,只能娶了匈奴公主為妻,留在北國終老一生。據說,哈薩克人與布魯特人中至今還有他的後裔。”
“《楊家將演義》裡說,楊業被遼軍包圍,潘仁美見死不救,楊老令公一頭撞死在李陵碑上,也是怕被俘後做了李陵。”
“歷史上從未發現過李陵的墳墓,原來就在這兒?”
阿爾泰山是匈奴的核心地帶,李陵埋葬在此並不意外。九色找到了真正的墓道口,剛被白俄人用炸藥開啟。
沃爾夫娜抓著秦北洋的手說:“秦,我陪你進入墳墓,你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