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三更!)
天國學堂。
孟婆給每個學童發了線裝的古籍,竟是《戰國策》,明朝崇禎年間印刷的版本,天國學堂的課本都是文物古董呢。
“《魏策》第四章。”
學童們翻到這一頁,才發現是《唐睢不辱使命》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孟婆大聲朗讀這一段,儘管七老八十,卻是中氣十足。布衣之怒,迴盪在大殿四面八方,像京劇梨園的老旦高手,必有深厚內力才能做到。
秦北洋卻想起九年前,殺死養父養母的象牙柄匕首,螺鈿圖案中的“彗星襲月”。
老婆婆先介紹春秋戰國的背景,然後是專諸、聶政、要離三大刺客的傳奇故事,最後逐字逐句講解。她關照大家務必把《唐睢不辱使命》倒背如流。滿屋子的學童們,如同舊時私塾,搖頭晃腦,背誦之乎者也。
秦北洋第一個站起來,將整篇課文背誦而出,一字不差……
九歲那年,禁閉在光緒陵墓地宮的那一年,他已熟讀《戰國策》,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篇。芳子悄悄拉扯他的衣角,翹起了大拇指。
孟婆皺起眉頭說:“秦北洋,你讀過最多的是什麼書?”
“《三國演義》。”
“很好,能背誦一個章回嗎?”
秦北洋腦中飄出無數行文字,第一百零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當他背誦到“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眼中竟滾動淚珠。
一屋子學童們為他鼓掌叫好,尤其芳子和中山。
始終沉默的鬼面具開腔了:“秦北洋,想必諸葛孔明是你最崇拜的人物。”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鬼面具的聲音雖年輕,說話腔調卻像個大學教授:“可惜啊,當今世界,早已不是《三國志》的時代!不要再用三國英雄的眼光來看待人物,無論劉玄德、關雲長還是張翼德,都難以在當下成就偉業。至於孔明,恐怕會成為一個江湖術士,頂多是地方軍閥的幕僚門客,放在前清也不過搖扇子的紹興師爺。這很可悲,不是嗎?”
“太可悲了!”
十八歲的秦北洋,仰天長嘆,想起自己畢生最佩服的古人,堂堂的諸葛孔明,生在此世要虎落平陽,眼眶裡的淚水終於落下。
第一天的學習,到此為止。秦北洋走出大殿,黑茫茫的山頂上,春寒料峭,清晰可辨北斗七星,彷彿處於宇宙中心,往前邁出一步,就能從土星跨越到木星。
既然過午不食,也就沒有晚餐了。但大家都沒感到飢餓。秦北洋抓著芳子問:“你們有沒有補充過什麼特殊的食物?”
“沒有啊,就是喝這裡的山泉水。”
秦北洋摸到泉水邊,輕輕啜飲一口,清冽甘甜又冰涼,到了胃裡又燃燒起來,立即消除飢餓,給人渾身熱量。這絕非普通泉水,必加有某種物質,給孩子們增添各種營養和能量。
芳子帶他在黑夜行走,每人手提一盞燈籠,像十三點幽幽的鬼火,稍微走錯一步,就會墜入腳邊的深淵。
他們來到一間木構建築,純正的唐朝風格,如今已很少見到實物。這是學童們住宿的房舍,擺著古色古香的書架,還有古琴與琵琶,香爐裡飄著沁人心脾的龍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