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老太爺的書房,一個青衣老僕,進去和老太爺說了些什麼,老太爺點點頭示意知道了。老僕躬身而退。
李憬吃完飯,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四婢對賬,四個美婢打算盤的聲音,叮叮咚咚煞是悅耳,小梅算了一會說道:“少爺,按照目前十臺榨油機的產量,如果原料充足,人力跟的上一個月的晝夜不停地產量能達到十萬斤菜籽油。成本一斤可以壓縮到九分到一錢銀子,如果對流程繼續加強管理,後續繼續擴大產能,大宗收購菜籽,成本有可能繼續降低到七分銀子。不過,我們沒有這麼多錢去收購菜籽,家裡目前存貨還有一萬斤菜籽左右,今天的菜籽都是從公中借來的,沒佔少爺的私房錢。”
李憬沉默了一會,用指節輕輕的敲擊著桌面,說到:“小蘭,我賬上還有多少銀子,”
“回少爺話,少爺賬上還有私房錢不到八百一十五兩九錢六分銀子,銅錢還有一百二十一貫令五百二十六錢。”
“現在到春節還有一個半月,正是銷售的旺季,小梅你傳話給老吳,依我個人名義,收購菜籽一百八十萬斤可以滿足半年的庫存。”
“少爺,當前市價一兩銀子,一包五十斤菜籽。一百八十萬斤需要三萬六千兩銀子,婢子不知道公中的帳,但恐怕整個李家流動的資金也沒有這麼多。”
“你說,如果以李家名義,把收購價提高半成,也就是一斤提高一文錢,採取賒購的形式,三個月後付錢,可不可行”.
“婢子覺得,菜籽乃是大宗貨物,提高一文錢可了不得,乃是增加的淨利很多中小有菜籽商販會願意的,因為這菜籽主要也就銷售冬春兩次。晚幾個月不影響收購第二季。估計很多人會幹的。不過婢子覺得這麼大的事要還是要老太爺做主。”
“嗯,把昨天產的三千多斤菜油讓老吳派人裝船,順流而下運到潮州府城二叔那裡,和二叔結賬,年前潮州府的油價估計會漲到兩錢五分銀子,咱們賺一錢,剩下的利潤給家裡。連夜上船把銀子帶回來,這段時間生產不能停。每天供應程鄉縣一千斤,剩下的都運到二叔哪裡儲存。至於賒銷的事我去見老太爺。”
“婢子知道了,我這就去通知老吳”。
一個時辰後,李憬已經在老太爺的書房裡了,李憬束手而立,把情況和老太爺彙報完畢。他可不信這家裡的事有老太爺不知道的。
老太爺沉默良久,但是微微顫抖的鬍鬚還是出賣了他此時激動的心情。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憬兒,本來爺爺只是當你是小孩心性玩鬧而已,沒想到你胸中有大丘壑,此事辦得漂亮,我李家後繼有人了。”
“都是爺爺和父親教導的好,憬兒不過是僥倖罷了,不敢居功。”
老太爺擺擺手,說道:“你不必謙虛,建功你來給少爺說說”
老太爺身後站著的一名青衣老者,面貌乾瘦,體型修長,山羊鬍子已經花白,此人乃是老太爺的貼身謀士常寧,此人已經為李家服務三十多年,在李家地位特殊,既是供奉,和老太爺亦師亦友,老太爺自從在翰林院辭官後,家裡大事都要依仗此人謀劃。
“李憬見過寧叔公”李憬趕緊深施一禮。
“大公子不必多禮,老朽就給大公子分說分說。目前看油坊一月產量十萬斤看似很多,一日夜產量可有三千三四百斤上下,也就是每日採購二百包的菜籽就可以維持生產,成本不過二百兩銀子,即使庫存些,有五百兩銀子足夠,這個可以直接批給你。產量雖大些,但潮州府通海,有海運碼頭,各地客商雲集,本地消化不了,還可以批發給其他商號運走,五成的利還是有的。”
聽到這裡,老太爺點點頭,“此乃老成之言”
寧叔公繼續說道:“但少爺不會想不到此種穩妥之策,不採取此策,一是菜油到南京可獲得一斤兩錢銀子的暴利,乃是在潮州銷售的四倍之多,另外就是透過賒購,提前訂貨,在手中短期聚集大筆的銀子,老朽估計,大公子似乎另有籌謀。但不管如何籌謀,這個季節如何讓帆船逆風北上,還請為老朽解惑。”
說完後退兩步到老太也身後,繼續束手而立,老太爺也目光炯炯的看著李憬。
李憬點點頭,從侍劍揹包裡拿出一個卷軸,正是作業連夜做好的縱帆船的設計圖,其實是他從光幕上購買的三本書中,《帆船製造和航海技術》上參考畫下來的。李憬把圖交給老太爺房裡的兩個青衣小廝緩緩開啟,一人手持一邊。一張繪製精美的縱帆飛剪船躍然紙上。
這個卷軸高兩尺,長二十尺。既有三檢視,又有刨面圖,還有區域性細圖,以及帆鎖滑輪等裝置細節圖,還有蠅頭小楷,記錄者尺寸規格用料,老太爺只是覺得新奇。沒想到,只聽見身後常寧一聲驚呼:“這是泰西人的縱帆船,少爺你那裡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