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姑蘇石、永遠塵封的捧場與月票支援!
…………
林一走出洞府,在海邊靜坐。
無論風來雨去,白晝黑夜,他始終寂然不動,像是塊石頭,沒有法力、沒有生機,與整座山峰渾然一體!他又彷彿睡著了,在夢裡看雲天變幻,聽靈魂深處的潮起潮落……
當又一日彩雲漫天,已是三年過去。
林一終於從絕崖上站起身來,抖動衣袂,拂袖輕甩,轉而踏空離去。當其動身之際,不忘衝著海天盡頭的斜陽投去深深的一瞥。那一刻,他好像抖落了雙肩的風霜,拋下了九生九世的塵埃!
老龍、虎頭、仙奴,以及馬明子等人,一直在十餘里外的山峰上坐守陪伴。見到林一安然無恙,眾人也如同放下了一樁心事而各自迴轉。
林一抬腳踏過海灣,未見作勢,身形之快遠遠超出諸多遁法。他修煉多年的《天地訣》,終於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
黃婆婆正在山腳下的洞府門前翹首等候,而半空中的人影倏忽一閃便沒了,她只得無奈地哼了聲,又衝著不遠處的劉仙兒夫婦搖了搖頭,這才佝僂著身子慢慢走開。那夫婦倆卻跟無事人一般,兀自享受著悠閒的時光!
林一踏入洞府,信手一揮,堅守此處的十二位天煞傀儡瞬即消失。其腳下不停,穿壁到了靜室之中。而無意間眼光所及,他不由得微微一怔。
靜室門側的石壁上,曾經矇蔽灰塵的三尺石刻煥然一新。那貌美的女子栩栩如生,更添幾分動人神韻;男子的五官模樣愈加眼熟,只是少了威嚴,多了清秀俊朗……
林一端詳著石壁上的刻繪。少頃,他輕吁了下,轉而環顧四周。靜室內一塵不染而擺設齊全,且全無違和之感,好像自己已在此處居住了千年、萬年!
渡劫之際,無暇他顧。而今日卻忽然發覺,這洞府的修繕以及佈置頗為用心……
林一默然片刻,在石榻上盤膝而坐,並順手摸向眉心。而他才將抬手,又隨即放下,嘴角泛起一抹慶幸的笑意。
妖修與魔修並非沒了,而是融入本尊。當時一切太過突然,才令人無所適從。如今的三修渾然一體,再不分彼此。而早早的迎來了九厄之劫,並經歷了九生九死的折磨,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
豈非是說,唯有三修合一,才是修至洞天,並突破羅天的必經之路……
不過,林某所經受的乃是心境神魂的淬鍊與煎熬,並非妖皇那般的分神輪迴再生。換而言之,林某走的是一條九轉境界的感悟之路。而二十年的死去活來,並未讓洞天后期大成的修為再有寸進。如今的自己,究竟算不算是渡過了九厄劫數?
林一兩眼微閉,神識內視。
周身的筋骨與經脈,在《升龍訣》、以及洗仙池與劫雷的淬鍊之後,堪比金石之堅硬,猶如江河之寬闊。再次經歷了此番的九轉淬鍊,四肢百骸變得更為強大。每一塊骨骼,每一寸肌膚,無不蘊含著雄渾的氣機,並隨時都將迸發出驚天動地的威勢。
識海之中,虛無邊際。曾經的元神分身均已消失,只是暗黑盡頭有符文閃爍,那分別是《洞真經》、《洞玄經》與《太素經》……
氣海,太初之氣充盈。而與以往有所不同,其中曾經的一點微弱光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團霧氣在緩緩旋轉,並有五色氤氳而神異非凡!
林一心念才起,天地迥然。
在那五色氤氳的霧氣中,籠罩著一團千丈大小的莫名所在。四周禁制分明,壁壘天成,儼如混沌陰陽初開,五行之力始動,且生機隱隱,並有變化無窮之勢!而當間的虛無中,一點火焰在微微閃爍,像是生命脈動,卻又天威莫名,分明是蘊含著精血神魂的天煞雷火,森然中透著正陽的熾烈……
那是天地結界?而其中瀰漫的氣機若是結界之力,為何與所知曉的有所差異?即便是天地結界,也與曾經的天魔結界大不一樣,難道與境界的提升有關?
據悉,羅天三境,又稱三清境,分別為玄天太清境、元天上清境與始天玉清境。
林某渡劫二十年,又到了哪一步境界?是太清、上清,還是玉清……
林一收回神識,微微搖了搖頭。
林某隻是洞天后期的法力修為,即便是境界修為踏入羅天,也最多止步於太清且徒有其表。要知道境界修為或因機緣巧合而超前一步,法力修為卻摻不得半分的虛假。這便如一個孩子套了件大人的衣裳,想要合體舒適,只能來日慢慢長大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