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leafhoo’的月票支援!!!
………………
……因這樣或是那樣的緣由,二十多個元嬰初期的修士並未隨著同門繼續前行,而是就此結伴四散而去。后土塔分為九界,機緣無處不在……
半個時辰過後,那道旋風前多出了個孤零零的身影,正是從百里外趕來的林一。
細小的沙粒隨著迅猛的風勢狂襲而來,尚未臨身,便從林一的兩旁滑過。看了下光芒微微閃動的雲袍,他又抬頭看向了五百丈之外。
仙境的輿圖中有云,風沙通天道,外罩勁風,內有乾坤,自成一境。九州諸家修士,大都各施手段進了此處。那位織娘看似柔弱,卻有幾分膽色。她勸退了兩位姐妹之後,卻是要隨著幾位師兄來一次生死的歷練……
之前,雖說躲在一旁,林一還是對那夥人的動靜一清二楚。走岔道了,要麼就是錯過了什麼。不然,為何見不到那九位高人呢?原本跑在前頭的,眼下說不定自己已落在了最後……
林一不再遲疑,龍甲佈滿了全身。隨著法力運轉,雲袍之上閃過一層流水般的光華,已將其從頭至尾裹了起來。再次凝目打量一眼前方,他腳下一動便飛奔了過去。
只是剎那,漫天的狂沙便如萬箭齊發,凌厲而強勁的威勢橫卷而來。林一去勢不減,身形倏忽一閃,已消失在了風暴之中……
不過須臾之間,眼前景物一轉,林一猛地收住了腳步,身上雲袍的光芒有些黯淡,上面隱帶風霜的痕跡,還落了層細細的沙塵。隨其一振衣袂,雲袍頓時恢復了舊模樣,片塵不染。
那道風沙的阻礙易過,其中夾雜著兩三丈寬的罡風倒是叫人不敢大意。而方才一番有意的嘗試之下,織娘用蛟綃所煉製的雲袍彰顯不凡。那綃衣可避罡風,由此可見一斑……
風聲隱隱入耳,氣機稍顯紊亂,四下裡情形迥然,林一回首環顧。身後,一堵土黃色的沙牆宛若井壁一般,卻兀自瘋狂旋轉個不停,並環繞著一處奇異的所在。
數十丈之外,高聳著一座佔地數百丈的通天大殿。它好似為沙石堆砌,通體土黃,無稜無角,卻古樸肅重而威勢雄渾,就這麼拔地而起,令人仰止。其千丈之巔為雲霧籠罩,難辨端倪……
神色微愕,林一將眼光落在了正前方。那土黃的大殿正門洞開,四下裡卻無半個人影。而由此往前,未見禁制阻礙,卻有淡淡的血腥傳來……
林一輕輕皺起了眉頭,才想動身往前,卻又看向那殿門的上下兩旁。那門楣之上的一方石匾之中,深陷三個大字,明元殿。大門的左右兩測,同樣還有兩行字跡:一沙混沌化五行,九界歸一通太元。
將那兩句話默誦了幾遍,林一猶自不得其解。他忽而心頭一動,若有所思。在生死地兩界山幻境之中,那老者所言的道境九轉,與這后土塔的九界隱約有幾分的暗合。
道境之返歸質樸、順從世俗、豁然貫通、與物混同與神情自得,這五轉之境,便如后土塔的五明之界。唯有靈會神悟而融於自然,方可忘卻生死而直至玄妙,亦才得以體悟太元、虛無、太極與無極之境……
立於原地忖思了片刻,林一愈發以為自己的猜測不無道理。原先還對那所謂的九轉之境有些懵懂,而此時他的心頭卻是多了幾分的明悟。
不過,林一看著門邊的那兩句話,又糊塗起來。九界歸一通太元?為何不是九界歸一通太極,或無極之境……莫非,莫非……?
一時鬧不明白,林一暗暗搖頭。這可不是苦思冥想的時候,諸多疑惑只有留待他日去慢慢琢磨。而由這大殿之中尋至太元界,才是眼下要緊之事。
隨著心念一動,林一的腳下輕輕一點,便如一片落葉般悄無聲息地到了殿門之前。稍稍停頓,他閃身便進入了大殿之中。隨眼前所見,其神色微愕。
大殿之內光影黯淡卻頗為的寬敞,環繞四周的乃是一圈空置的石室。在數百丈方圓的殿堂正中,很是詭異地懸著半截石梯。其寬約三尺,上端直直通向百丈高的大殿二層,下端卻離地三丈。而挨著此處的平整地磚上,卻是躺著一位死去多時的修士。
從屍身的衣著與致命處的情形來看,命喪同道之手的應是位來自百安門的修士。距其不遠處,還有幾團法力燒灼的痕跡。不用多想,此處死的並非一人。而這位倒黴者拋屍於此,只是沒人收殮罷了!如此說來,當時的情形很是危急……
林一併未急著往前,而是走向四周的石室,挨門逐戶,一一看去。其皆有兩、三丈的大小,分明就是一間間的靜室,只是人去室空罷了!不過,此處若真是仙人的靜修之所,倒是讓人難以置信。無他,只因四下裡太過簡陋……
走了半圈,並未發現什麼異常,林一這才轉向那石梯而去。待到了那具屍骸的近旁,他從乾坤戒中尋出一張符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