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君晶亮的眸子映入劉病已的眼簾,劉病已那許久未曾揚起的笑容,再次浮現於臉上,恍若當時純澈,“難不成,成君還希望吾帶個姑娘回宮?”逗弄著睜大著眼睛,等一個答案的霍成君,劉病已的笑容越發大,只覺這樣的霍成君甚是惹人愛。
“陛下若是喜歡,成君自當聽君聖意!”不願意三字分明已寫在了臉上,可嘴巴還是這樣倔強,哪還有方才的惶恐,或許這也是霍成君自己也不解之地,對於劉病已,時不時會有無形的距離,時不時兩人又好像很近很近,他似乎是那個可以任自己撒嬌之人,尤其是看到他上揚的唇角之時。
霍成君的小孩子氣,劉病已自然不會放在心上,牽上霍成君的手,“好了,這會兒知府衙門正熱鬧,我們一同去看看。”想看看事到如今,那個曾經聰慧的劉去會如何應對,也想看看霍光的心腹究竟有多少能力,劉病已可以坦然對霍成君,但對於霍光卻不行。
霍成君雖有點小性子,卻還不至於傻到,將劉病已違逆到底,況看到被他牽著的手時,之前的那些都可忘卻,儼然一副嬌羞模樣,任他牽著,跟隨者他的步伐,往知府衙門而去。
初夏至廣川王府之時,王府是從未有過的靜寂,在梧桐苑與陽成昭信、陽城初兩人院中找了一番,皆未找到,打聽之下才知,人在王府柴房,便急匆匆地往柴房而去。
初夏與立夏本是府中姐妹,只是後來伺候的主子不同了,交集也就少了,關係也漸漸淡薄了,直至陶望卿死後,初夏更是不敢與立夏來往,小心的在陽城初身邊伺候,本以為此生也就如此了,誰知那日劉去在陽城初身邊看到了自己,因與立夏一般,自小在王府長大,劉去覺著是個可信之人,便利用初夏不下了這麼一個局。
只不過命運的輪盤,總是很奇怪,它會慢慢地將人事物都轉回到原點,就像現在初夏與立夏一般,這等情況下見面,但往日的那些情分與自以為已經遺忘的記憶,又都湧現了出來,好像還是當初的那些人,可眼前的血淋淋與立夏的羸弱,又清醒地警示著初夏,當時的那些人只剩下了她們倆,不禁淚水盈了眼眶。
“一定是王后,立夏,你為何不知避著她,之前脩靡夫人遇害,你也是好好的,為何我離開幾日,就成了這幅模樣?”哽咽的聲音在喉頭翻滾,眼前的場景,初夏從未想象過,看著立夏強掙扎著起身,咿咿呀呀,卻說不出的話的苦,心中更是難受,“你要做什麼?我是特來救你出去的,此後,這王府與我們再無關係。”
對於廣川王府,對於自小長大之地,兩人總還是有所留戀的,可這裡卻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廣川王府,它如今如同煉獄般的存在,即便心中再不捨,也不會繼續在此消耗生命。
可是立夏依舊咿咿呀呀,盡力嘶喊著,手不停地比劃著,聽著初夏的解釋,又不停地搖頭,最後一手撐地,一手扶著初夏起身,往梧桐苑的方向而去。
劉病已與霍成君已至知府衙門後堂,看著依舊目中無人的陽成昭信,一直望著劉去的陽城初,與似乎什麼都雲淡風輕的劉去,期待著三人對於堂上所列條條證據的反應。
此案主審之人為廣川知府,莫崔在一旁旁聽,這些自然是劉病已的意思,為的不過是瞭解霍光手下的究竟是些什麼人,加之有莫崔在一旁,自己也在後堂,出不了什麼岔子。
廣川知府本就不傻,之前不查,不過礙於劉去皇族的身份,而今陛下親自在此,又有霍光的密信囑咐,自然不會冒險偏幫著劉去,劉去之案,若要偏幫,倒是有些麻煩,可將所有案情列於堂前,一樁樁命人詳述,反倒容易些,畢竟雁過豈能無痕,況劉去的動靜鬧得這般大,在他府上的命案光如今知曉的便有十餘樁,總能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且又有王仁禮這個人證。
每一樁罪行數盡,驚堂木落下,衙役將罪行累累的竹簡遞於三人面前,讓他們簽字畫押,陽成昭信又如何會同意,“一個王爺與本妃皆不識之人,在此誣告,你也信得,知府大人莫非忘了,廣川是誰的地界,還有,誰家沒個犯事之人,自覺羞愧難當而自裁的,莫非大人連這些王府家事也要管,你這知府管得未免也寬泛了些。”以身份壓人,早已成了陽成昭信屢試不爽的招數,此時她一如往常,只道從來都是毀屍滅跡,又有誰能翻出證據來。
對於陽成昭信之言,廣川知府未理會,只是將目光定於劉去,等待著劉去的答案,劉去卻是坐於一旁,玩弄著手上的玉扳指,看了一眼衙役遞上的罪狀,微微一笑,“莫使者與知府說什麼便是什麼,若無旁事,本王先回府了。”
自從韓增帶著霍成君離開的那一刻起,劉去便慢慢想到了劉病已會來廣川的目的,劉病已沒有自己那樣的嗜好,來廣川挖墳;作為帝王,他哪有時間來此遊山玩水,還死活不讓自己知道他的身份;看如今的情形,用了霍光之人,霍光之女又在身旁,定不是查霍光而來;對自己百般隱忍,那目的只有一個,自己才是劉病已的目標,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全在劉病已一念之間,劉病已劉去也已得罪,還有什麼認不認罪的,可笑陽成昭信還未看清如今的情形,自己卻是不願多費口舌。
劉去起身之際,韓增卻雙手抱臂阻擋了劉去的去路,“廣川王,這是要藐視公堂了,若不好好交待清楚,豈不白請廣川王走這一遭了,廣川王還是多等一會。”韓增知曉劉病已的打算,又豈會讓劉去如此離去,再說,即便是為了給霍成君出口氣,韓增也想著劉去多憋屈憋屈。
可劉去除了無甚變化的面色,便是重新回到了位上坐下,“知府衙門的茶還不錯,容本王多品會兒也是好的。”韓增十之八九乃劉病已之人,他的意思多少是劉病已授意,何苦再與劉病已過不去。
而劉去一口茶還未嚥下,就見立夏與初夏兩人赫然出現於公堂之上,兩人撥開冗冗人群,一個眼中滿是恨意,一個紅著眼眶看著陽成昭信,忽然,立夏跪於地面,一個字無法說出,卻依然啊啊啊地吟吼著,似要把所有深院中的冤屈都訴出,可是堂上無人能懂她咿呀之間說的是什麼,可那聲音神情卻也讓人為之動容,恨和著淚水一同充盈了眼眶。
“大人,立夏本是脩靡夫人陶望卿身邊的丫鬟,脩靡夫人被誣陷受辱,後來的榮愛被害,她皆親眼目睹,早前王府王餘地、王昭平兩位夫人與其丫鬟之死,奴婢與立夏也都看在眼中,王后因怕立夏將這些事傳出,便將她拘禁,不禁餵了啞藥,毒啞了立夏,更命人生生將她舌頭割下,王府之中的命案多因王后妒心太重而起,還望大人明查!”一個重重的響頭,將所有的注意力都引於,中央跪著的兩個單薄女子之身。
堂後的霍成君,若非劉病已攔著,或許早已衝至堂前,此時只能捂嘴,任憑淚滴落下,心中滿是自責,若非自己,或許立夏還是那個完好無損的立夏,可如今她卻忍受了割舌之痛,她又是憑著何種毅力才撐至今日,若是她眼中的恨,這份恨該有多重。
終究只是一個女子,雖是婢僕,可遭受這樣的對待,震驚了眾人之時,也引來不少的憐憫,一時間先前還有所畏懼之人,對陽成昭信的指責之聲紛至沓來,惹得陽成昭信面色煞是難看。
“一個罪婢,心懷不平之言也能信?她可是為了……”
陽成昭信憤憤之言還未講完,便被劉去打斷,“望卿果真是無辜的……”劉去咧嘴而笑,笑聲中卻是帶著無盡的悔意,眼角竟也溼潤了,閉眼道,“本王不作解釋,該如何,即為判定便是。”劉去從始至終未曾為自己辯解過一句,在陽成昭信與陽城初不可置信的目光中,毅然道出了自己最後的決定,“那位若還有何事相問,本王定不會相瞞。”眼角的那抹柔情,未能遮住劉去那一身瀟灑。
樁樁命案,他是那個噬人的惡魔;座座墳墓,他是那個猖獗的盜賊;步步相逼,他是那個殘忍的張揚者;黛衣如華,他依舊是那個風流貴族,劉去的安靜待命,與陽成昭信小丑般,用盡全力掙扎顯得那般格格不入,或許都曾恨他入骨,可這一刻,卻又不得不因他的供認不諱,因他難得柔和的線條而消了心頭那一絲戾氣。
“回頭是岸,知己之過?本王何曾回過頭,愛恨不過一念間,自己的心究竟是為何,難道自己還會不知,皇侄啊,願你也有所知!你們都道本王是悔將望卿折磨至死,卻不知本王不過是明白能與她再聚了,人心當真能這般被迷惑嗎,本王卻是不信,至少本王未如你們以為,盡信了昭信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