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果然在這種打擊下迅速妥協,他把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都大方的劃給自治區,反正這些地方不是被自治區佔下,就是有倒向自治區的傾向,他便做個順水人情。
隨即宋江便下令停戰,率軍回到梁山泊,派遣官員和隊伍去各州縣,先把擴大的地盤經營好再說。他還得把在梁山泊休息的徽宗和一眾舊臣安排好,這些人處理不好就是大麻煩。別看他們口口聲聲感謝宋江救了他們的性命,如果給不了他們想要的好處,轉眼就變成白眼狼,反過來咬人。
宗澤有一個理想,他想讓大宋成為一個高高在上,俯視四方的巨人,一個四方外夷聽到就膜拜的偉大國度。這個國家繁榮昌盛,不僅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且有強悍的軍事力量,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團結如一家。如此國家就如一條巨龍盤旋在世上,外夷望其項背,安敢欺辱我堂堂炎黃子孫。
可如今有幾千年文明的華夏兒女卻被一群只會捕魚、打柴的女真人打得無處存身,帝都被破,皇帝被俘,一個蓬勃繁華的國家即刻千瘡百洞,這是多大的恥辱啊!
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難道僅僅是可恨的女真野人嗎?
不!
這個罪魁禍首中有皇帝和他的內閣重臣!
是他們把國家折騰成一座腐朽的大廈,根基爛掉了,大廈怎能穩?女真人只是前來推了一把而已。退一萬步講,就算女真人不推一把,其他人推一把,照樣會倒。
倘若有一個像太祖一樣的皇帝,有一個像包拯,狄青等人一樣清廉正直的內閣,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女真人安敢入侵中原?
現在的中原地區就是翻著各種漩渦的水流,烏煙瘴氣,混亂不堪,說是一片廢墟也不為過。
要想把這個災難深重的爛攤子拾掇整齊,得有一位雄才大略的領導者來力挽狂瀾。
本來他看中了趙構,後來他才發現看走眼了,他就是一個暗藏禍心而又安於享樂的紈絝親王,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根本沒有一絲豪氣來收復失地。
後來他想輔佐趙恭,把宋朝從漩渦中拉上岸來,再建立一個蒸蒸日上的強宋。慢慢地力量強大起來,就等天下英豪響應,便可趁勢建國。
可如今他又犯難了。
自治區救出徽宗,又和劉豫和談,他們五馬山所在的和州也被劃入自治區範圍。趙構又在杭州稱帝,大宋一南一北兩個皇帝,到底誰才是正統?他們到底要聽誰的指令?
如果強行立趙恭為帝,分裂大宋不說,徽宗一眼就認出信王的真偽,到時候不是鬧天大的笑話嗎?
他宗澤的真正價值是復國,為千萬流離失所的百姓謀平安。捐軀為國難,視死忽如歸,頭可斷血可流,但他絕對不做打內仗搶地盤的軍閥。
宗澤是儒將,他心中脈絡分明,該怎麼取捨他很清楚。他腦中一直盤旋著《三國志》中的一句話:“財需民生,強賴民力,戚恃民勢,福由民殖。”
是啊!國家強大百姓起重要作用,強國必先富民。這一點自治區做的很到位,他們強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百姓富裕,如果大宋百姓處處如此,豈不正合他的理想。
他決計依附自治區,但也留了一個心眼,就是他們隸屬於自治區,但絕不分散插入自治區。倘若宋江敢將趙家的江山取而代之,他必起兵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