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願隊伍向皇宮走去,沿途不斷壯大,憤怒的人群就像錢塘江潮水,洶湧澎湃,他們在廣場前遇到了要去上朝的李邦彥。
李邦彥立刻下轎,拿出首宰的架子恐嚇道:“爾等小民怎敢妄議國策?朝廷與金人議和,也是為京城百萬百姓後路著想,爾等怎能不知好歹受人蠱惑示威!速速散去,否則禁軍來時,爾等就去獄中示威吧!”
“李邦彥,你一個只會唱曲蹴鞠的浪子怎配做宰相?滾出宰執,耍你的把戲去!”
對這樣的國賊,許多百姓都懶得和他爭辯,石頭、土塊像雨點一樣招呼過去。李邦彥見勢不妙,狼狽逃竄,速度之快連後面的百姓都沒有追上。
隨即請願隊伍湧到皇宮門前,敲響登聞鼓,要求面聖。這時候一個肥胖的太監帶著十幾個太監出來,他們人人手中握著一根殺威棒,耀武揚威站在皇宮門前。胖太監見百姓把登聞鼓都敲破了,立刻拉下臉來,用他那不陰不陽的聲音罵道:“你們這些不成體統的賤民,圍攻皇宮,視同謀逆!難道你們造反了不成?陳東,又是你這個刺頭,你速速帶人離開,否則把你打入大牢!”
陳東還沒有說話,一人就上前罵道:“你這個連卵子都沒有的死肥豬速速滾蛋!你這個連祖宗都不要的東西,比賤民還賤,吆五喝六的神氣個啥?我們請願是要求面聖,誰是來攻打皇宮的!”
平日作威作福慣了,那受過這等氣,胖太監氣極,一棍下去那人頭破血流。人群憤怒了,他們衝向十幾個太監拳打腳踢,一會兒人群退後,地上躺著十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殺人了!
這局勢得不到控制就會變成暴亂,憤怒的百姓會衝進皇宮,撕碎一切可以撕碎的東西。
新任的禁軍殿帥王宗濋急了,他急忙去見欽宗請示,是派禁軍鎮壓,還是陛下你去城頭應付一下。
趙桓發令,不能派兵鎮壓,他也不去城頭,誰搞砸的事情讓誰處理。這事始作俑者是李邦彥,他拉的屎誰自己擦屁股去。
李邦彥出現在城頭上,他的臉上還有剛剛被石頭砸過的痕跡,他哭喪著臉給百姓解釋,並答應李綱、种師道一定官復原職,對金兵一定堅決抵抗,絕不割讓太原三鎮。
城下有人高喊:“還有呢?讓你罷官的事情答應不答應?”李邦彥苦笑道:“罷我官,需要陛下發話,我做不了主!”
“做不了主你跑來幹啥?滾!我們要見能做主的,我們要面聖!”石頭又向城頭飛去,李邦彥又一次狼狽逃竄。
欽宗終於露面了,他想象中萬民歡呼的場面沒有出現,人群只是靜了一些。在欽宗想象中,百姓至少應該叩拜,高呼萬歲為小民做主,然後靜聽自己的解釋。誰知這一切都沒有不說,他還得來回在城頭折返跑。
百姓在左邊提一個問題,他趕緊來到左邊,回答完右邊有人提問題,他再去右邊回答,剛剛回答完左邊又有問題。
欽宗來回奔波,王宗濋看的辛苦,便提議百姓先左邊的提問,問完了右邊的再提問。誰知這樣一來左邊的百姓都嚷嚷問題,聽不清不說,欽宗也無法同時回答。王宗楚再提議一個一個來,好不容易回答完左面的百姓,在右邊百姓的問題上欽宗卡殼了。這人外地口音,欽宗根本就聽不懂,旁邊一個百姓踴躍當翻譯,可聲音有些小,欽宗不得不把頭往外探,一不小心帽子掉下去。
欽宗立刻感到脖子裡冷颼颼的,就如同被人砍了一刀,他再都不想在城頭呆一秒鐘了。他直接向百姓承諾:李綱、种師道官復原職,李邦彥罷官,絕不割讓太原三鎮,堅決抵抗金兵……
承諾完了,百姓該散了吧!結果百姓不依,朝廷裡多數官員都是些騙子,誰知道皇帝是不是也在忽悠百姓?不行!要皇帝現在就宣佈李綱、种師道上任,而且他們要見這兩個人。欽宗無奈,只能妥協,即刻召李綱、种師道城頭接旨任職。
首先來的是种師道,老邁的將軍是被軟床臺上城頭的。當百姓看到滿頭白髮的种師道時,肅然起敬,他們都停息聲音靜靜地注視著种師道,將朽之人,仍為國操勞,怎能不讓百姓對心目中的英雄敬仰。
种師道聲音洪亮,他大聲道:“鄉親們!陛下已恢復我和李大人的官職,我种師道在此立誓,必當掃清金寇,捍衛大宋尊嚴!”
城下掌聲雷動,老將軍的話他們信!
李綱來了。
他剛出現在城頭,立刻歡呼聲四起,有些百姓居然哭出聲來,李綱還活著,他沒有被奸賊迫害致死。李綱,這個大宋江山將傾時力挽狂瀾的瘦弱文官,他才是百姓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是他,不顧個人安危率眾打退了兩次金兵的進攻;是他,反對皇帝逃跑,孤守京城,沒有他京城早被金兵攻破,百姓早就成為金兵的獵物。
英雄就應該受到屬於英雄的待遇!
李綱站在城頭揮揮手,說一聲:“一切都過去了,鄉親們,散了吧!”立刻百姓都揮手再見,都散了。看書網
欽宗心中突兀一顫,這京城到底誰是皇帝?他心中又產生一個念頭:李邦彥不能罷官,朕還要他限制李綱,否則李綱尾大不掉,朕還有什麼意思當皇帝!